然而他们违背了企业生存的前提, 在烧尽投资人的钱,没有下一个傻子接手后,只能草草落幕,留下一滩烂泥。
在苟玳看来,【不饿吗】无论引起多大的舆论争议,多众人皆知,多耳熟能详,它也没有任何盈利的可能——因为最初创造【不饿吗】时,苟玳就未曾赋予其盈利功能。
然而财报没骗人。
它确确实实有了净利润,并且逐日增长。
在扣去了没有门槛的体检支出,平台日常运营费用,几乎全额倒贴的配送费后,其还是盈利了!
苟玳怀疑自己可能被某种奇怪力量诅咒了。
作为一位信奉科学人士,苟玳决定好好研究下【不饿吗】为何能够盈利的原因。
大多数外卖软件的收益渠道,并非来自于用户,而是来自商家。
前期商家可以免费入驻,等到平台站稳脚跟,就要向你收取管理费和流水抽成。不交无所谓,只要你不担心客户流失。当平台力量强大时,个人力量是难以与其对抗的。
平台通过压榨商家,把压榨来的钱以优惠券方式返还给用户,从而在软件市场竞争中抢占优势。
商家需要向平台购买排名,购买广告,购买宣传,这是外卖软件最大的一块收益。
然而以上种种,都需要在平台站稳脚跟后才有意义,所有020软件,可以斩钉截铁地说,前期只有烧钱的份,即便有收入也是杯水车薪,比起费用不值一提。
可【不饿吗】确实做到了收入大于费用。
钻研之后,苟玳发现,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傅巧明。
==
因为【不饿吗】诞生的意义,纯粹在于拉胯【不怠学习】,因而苟玳并未多关注,将一切交付给傅巧明来的运营。
傅巧明并不知晓老板“不求盈利,但求破产”的心思,虽觉这款软件奇葩至极,却坚信一定是自己不够聪明,才看不透其中的奥秘。
傅巧明苦思冥想数日,眼看着一堆老人前来体检,一人1680的费用,白花花的银子大把大把流出,进账却忽略不计,愁得茶饭不思。
就在其一筹莫展之时,傅巧明想到了当初【不怠学习】举步维艰之时,苟玳是如何在困境中逆转劣势,化危为安的——
转换思路,发现需求;
转换角度,寻求目标;
创新思维,打破条框。
理论说着容易,要实践绝非易事。
就在傅巧明找不到突破口时,【不饿吗】在网络上走红,许多人开始尝试分析其创立的初衷和目的,可以盈利的方式等等。
傅巧明灵机一动,既然自己找不到“如何逆转劣势”,那就让别人找啊!
傅巧明花了两天时间,在网上看了无数个分析【不饿吗】的视频,而后根据别人找出的可能收益方式,套入苟玳的基本思路,终于想出了几个妙招。
这种感觉棒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