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人不这么想。
那个人就是路当归自己。
距离他结束试用期,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已经快一个月了。
熬过五年学医和三年实习生涯,每天在家和医院两边跑,他天天盼着独立接诊的那一天快点到来。
等到真的转了正,路当归才终于意识到,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
在这家知名的综合性三甲医院里,刚转正的年轻医生就是块白板,没资历,没评价,根本没什么人上门预约挂号。
精神科是院内的特色专科,很多患者都是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前辈们从早到晚忙的要死,路当归却在科室里坐了很久冷板凳。
雯菲开学后就住进大学宿舍,有辅导员和同学代为照顾,不再需要他这个当哥哥的瞎操心了。
为了能够多接触患者,快速积累实战经验,路当归又开始给科室里的前辈跑腿。
早八点第一个到达诊室,主任开张看诊,他替主任取片拿报告单。
晚上最后一个打卡离开,师兄们收拾收拾下班约会,他留下来替师兄们查房。
主任担心他心里有想法,还专门打电话过来安慰:“小路啊,你要慢慢来,先别急躁。你看咱们科,谁不是从你这时候过来的?要调整好心态,别怕吃苦,以后积累起了好口碑,患者自然会有的。”
他没告诉主任,他其实不是怕苦怕累。
等检查结果出来,评估完19病区患者的精神状况,已经过了吃晚饭的时间。
坐电梯下到一楼,路当归在医院小卖部买了面包和两根火腿肠,想找个安静没人的地方吃完,继续回去值班。自打妹妹离开家后,他过的更糙了,忙到不按时吃饭是常有的事。
拎着简陋的晚饭走出小卖部,路当归在楼梯口的大铁门前停下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