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也没挪地方,继续在门口这里摘豆子,一个坐着一个半蹲着。
突然的老太太又想起一个事儿,一脸神秘的对曾孙说道:“太奶那儿还有糖,乖孙你吃不,太奶去给你拿个糖吃。”
“太奶您还留了糖啊,你哪儿来的糖啊?谁给你买的吗?”顾常宁还记得他们小的时候太奶奶的屋子里时常都藏着糖果饼干,老太太自个舍不得吃,时常会偷偷的往他们兄弟俩和几个堂弟妹们的手里塞,那些东西大多是进了他们几个小孩的肚子里。
想起家中那些年的热闹,到现在他们一个个长大了,最小的堂妹嫁了人,两个堂弟和小叔小婶也出去外面打工了,大家很少回来,家里因此就冷清了许多。
这会儿他们都已经过了吃糖的年纪,但是他们太奶也总习惯在屋子里藏各种的零嘴儿,就等着他们回来给他们吃,他的心里在感到温暖的同时,又觉得有点难受。不管岁月过去多少年,老太太的心里记挂的永远是他们这些人。
“是是……那个上回,是谁来给我买的呢?……哎呀,我怎么就想不起来了啊。”老太太想了半天,就是想不起来是谁给她买的糖果了。
“想不起来咱们就不想了,糖留着太奶您自个吃吧。”顾常宁一看他太奶这是忘记了,就不让她继续想了。
又陪着老太太说了一会话,他才想起自己身上背着的背包还未放下来,对老太太说道:“太奶你坐这儿,我去放个东西先。”回来的时候他就带了一个背包,其他的东西都被他放到空间里去了,倒是省得他还要提那么多行李回来。
不过当时卖房子的时候,他把一些不必要的东西都一并处理了,能卖钱的卖钱,卖不出去的就送人,只留下一些贵重的物品和换洗的衣物,其他也没什么东西了。
还有手上提着的这一袋子肉,要提到厨房去,在走之前他还问了一句,“太奶你要喝水吗?我去给你倒杯热水来给你喝。”
“不用喝,我不渴。”老太太抬头望着曾孙,心里有点疑惑,她的曾孙啥时候长这么高了啊?不过看看,这个好像是她的曾孙啊。
长高了是好事啊,她的孙儿长大了,呵呵……
“那太奶你坐那儿别走啊,一会我就出来。”叮嘱了老人一句,顾常宁往屋子里进去了,这会儿他也懒得走到自己的屋子去,就随手把背包给放到客厅的椅子上了。
他们家这个四合院是祖上留下的大宅子,里面的院子也多。
听他阿爷说过他们家祖上是一个大地主,当时在他们村子里是很有钱,光是从他们现在这个宅子的占地面积和砖瓦横梁用料就能看得出来了。这个屋子里的这些木材用料可都是好料,还有他们家的墙用的是青砖,青砖比较长和比较宽厚,价格上应该也会贵一些,一般是用于祠堂和寺庙建造的,村子里能用得上青砖建房子的人家并不多,他们家就是少数几户人家中的一户。
这些年村子里的一些旧房子有些都倒塌了,他们家的这座大宅子还屹立不倒,屋子里的横梁都还好好的横在上面。每年只有屋顶上的瓦片有些破裂的,一年就要有人上去检查个一两遍,把坏掉的瓦片抽出来换上好的,下雨天就不会漏水了。
他们家院子的角落边上还放了一堆的瓦片,许是当初盖房子的时候剩下的,就一直堆在那里,有些破了,但是大部分都还保存得好好的,就是以备屋顶上的瓦片坏了,用这些来替换的。
到现在他们这座宅子都不大数得清是住了多少代人了,现在这座宅子住的就是他们太奶和爷爷奶奶,还有他们以及他们小叔家,也算是四代同堂了。
他太奶和太爷的那一代就生了他爷爷一个儿子,他爷爷和奶奶当年就生了两个儿子,也就是他阿爸和小叔。他们家有四口人,他爸妈和他,还有一个他弟。他小叔和小婶就生了三个孩子,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最小的堂妹前两年就嫁人了,好像还生了两孩子,这些年他也不怎么见到过那个堂妹。
两个堂弟和他一样都还没有结婚,他那两个堂弟很早就出去外面打工了,后来他们小叔和小婶也跟着两个儿子一起出去外面打工,平常也只有过年的时候会回来一趟。不过这两年大概是在外面的工作忙,他们小叔一家连过年过节都不怎么回来了。
所以这个宅子经常在家里住的,只有家里的三个老人,还有他爸和他妈他们了。
这些年他出去外面读书和工作,也很少回来,他阿弟现在在他们镇上的中学读高中,除了寒暑假在家里的时间长一点之外,平常的时候也就只有一个月的月底,才放假回来住两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