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就像刘江说的,电影学校表演系的女生确实相貌都很出色。

不过陆建军了解苏敏,她不是爱给人做媒的,就应付刘江:“再说吧,再说吧。”

他没想到的是,苏敏宿舍的几人知道了苏敏老公是京大的,就拜托苏敏给她们介绍对象。

电影学校学生少,一个宿舍只住了六个人。

四个人都是已婚,只有除了苏敏外那两个同是表演系的未婚。

这两个姑娘都是帝都人,一个叫于娇娇,一个叫岑静。

岑静是话剧团的,年龄比苏敏大三岁。

她结过一次婚,在今年上半年离婚了。

据说她之前就想演电影,但是因为是话剧演员,人家电影厂有自己的员工,最后只让她演个几分钟的小配角。

她一直没有机会演主角。

想从话剧团转到电影厂也不容易,所以她另辟蹊径,打算从进电影学校,等毕业后自然不会再有人说她的表演不专业了。

至于于娇娇,她今年才十七岁,去年的时候想考文工团,后来家里得到了消息说要恢复高考。

她就等着考电影学校,要是考上就上大学,考不上就去文工团。

从于娇娇的话里头,苏敏能听出来她的家境一定很好,能帮着她轻轻松松就进文工团。

岑静很清楚京大的学生意味着什么,已经十年没有高考了,这第一届毕业生毕业以后那就是各个单位争抢的香饽饽。

而于娇娇,则是觉得找个京大的男朋友很有面子。

于是这两人都催着苏敏给她们介绍对象。

苏敏其实不太愿意,因为岑静一看就功利心很重,找对象图的是对方的前程。

而于娇娇呢,又把处对象看的太儿戏,只想着有个京大的男朋友有面子。

介绍之后,不管成没成以后都有的麻烦。

苏敏只能说她不知道陆建军认识的男同学里有没有未婚的。

等开了学,一切就走向了正轨。

夫妻两人每周见面一次。

苏敏上辈子在艺考前家里就帮她请过老师教她一些表演的课程,再加上现在这个年代表演课程还没那么全面,苏敏又有灵气,所以学起来挺轻松的。

但陆建军就不一样了,不说专业课,就是英语这一门,他都得费心啃。

他要学习的知识太多,有的时候都能忙的忘了是礼拜几。

时间过的飞快,很快就到了七八年的十一月。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引起了很大的讨论。

陆建军一边忙着学习,还一边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消息。

要是国家以后允许这样做,那老家的人肯定就更有干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