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建民的工作呢?”
“建民的工作给我四爷爷三叔家的志党堂弟了。我四爷爷有三个儿子,老大志国堂哥当兵,老三过世了,现在家里只有老二志党。我堂哥当兵后每个月给家里头寄钱,我这个三堂叔平时很节省,家里又只有志党堂弟一个儿子。这钱给他花了也不会有大矛盾。钢铁厂的工作不如方向盘吃香,但好处的离家近。建民也只要七百块,比我那一千块便宜。有了工人这个身份,志党相看对象也更拿得出手,最后我三堂叔就选了钢铁厂这个工作。”
说完陆建军又说:“对了,敏敏,我和建民这把工作卖了,回了大队里免不得会有闲言碎语。我自己倒是不在意,但建民那个性子我怕会影响他复习。我就想着可不可以让他来咱们这儿住,就住客厅里,不让他住咱们的新沙发,我给他拿木板搭个床。以后咱们在咱俩这屋,他就在那个屋子。我让他按月付咱们房租。”
准备高考可是大事,回了村子里让陆建民被那些碎嘴的大妈大婶影响了心情可就遭了。
苏敏自然同意陆建民来借住,她拧了一下陆建军:“你就胡说吧,建民来住就住了,说什么房租不房租的,搞得我好像多不通人情似的。”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领证之后还有洞房,稳妥起见,我还是删掉了。
第68章 28.29.30
很快, 陆建民搬过来。
苏敏和陆建军领了证,他们是法律承认的夫妻,陆建军也不急着要苏敏和他摆宴席了。
至于村里办宴席的日子,定在了农历的九月二十,也就是阳历的十一月一号。
这个时候,地里没什么活儿了,清闲下来, 正好娶媳妇。
这两天苏敏陆建军陆建民在一起看书, 苏敏发现自己经过这三年的学习,竟然掌握的知识比陆建民还强些。
这个时候苏敏终于相信了她以前念书的时候老师说的, 没有真学渣,只有懒学渣。
以前苏敏就是懒学渣…
每天陆建军都会给苏敏和陆建民出题,有陆建军这个学霸在,有种临时抱的佛脚很有用的感觉。
除了陆建军, 苏敏还能问学校的老师。
学校的老师都是高中毕业, 还有几位大学毕业的, 给苏敏讲起课来深入浅出, 很容易就学会了。
等到了十月二十一号,收音机里传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当时苏敏还在学校的办公室背政治呢, 听完她激动的把书一扔,和办公室的其他老师说:“来了, 终于来了。”
教数学的刘老师是个感性的人,他直接哭了出来:“终于,我的学生终于又能考大学了。这十年, 我看着一个个好苗子要么走了歪路,要么只能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更多的上山下乡去种地了,我实在是痛心啊。他们本来可以给国家建设铁路,研发武器,改良粮食。他们中,有的人本该成了科学家,有的该成了外交家,还有大文豪,大画家。可是,他们都被耽误了啊。十年,整整十年,他们被耽误了十年。还是他们一生中最好的十年。”
刘老师说的屋子里其他的老师也忍不住流起了眼泪。
当老师的,不就是想给国家多教育出几个人才吗。
吴老师说:“还好,现在国家又给了他们进入大学的机会。”
刘老师摇摇头:“不,人的灵气是经不起消磨的。”
苏敏说:“刘老师,你错了,经过这十年,还坚持自己信念的,这才是真正的被大浪淘过的金子。就像我的丈夫陆建军,他虽然高中毕业后工作了五六年,但他从来没有放下过课本。我相信,这次高考他一定会考的非常好。因为他始终相信,高考是一定会恢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