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年的姑娘,现在都二十二了。
临近过年,陆建军和苏敏窝在他们的小家里等录取通知书。
他的地址不是老家,而是他们他们这个小家。
令苏敏意外的是,□□后第一届高考竟然不会公布考试成绩,而是直接发录取通知书。
要是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就是落榜了。
苏敏本来还猜测她和陆建军能考多少分呢,现在看来是没有机会知道了。
先收到通知书的是陆建民,通知书直接寄到了五大队。
他被林城师范大学录取了。
陆建军一直觉得陆建民的性格很适合当老师,有耐心又有善心。
陆建民自己也觉得当老师比当挥锤子的工人轻松体面。
从陆建民收到通知书后,不少媒婆都找上门了。
以前陆建民也挺吃香,但想嫁给他的大多是大队里的人家。
这回有好几个县里的姑娘。
苗翠花挑的眼花,她现在眼光高,她清楚着呢,陆建民考上了林城最好的师范,以后毕业了说不准就能在林城的初中高中教书。
最差也是分配到县里。
而且陆建民是大学生,到时候单位分房的时候肯定先紧着他。
有房,有铁饭碗,还不怕找不着对象!
除了陆建民,知青里杨树王国安夫妻,陈卫民,韩奋起,孙红卫,卫国,孙雯雯,许安安都陆续收到了通知书。
刘霞的小姑子陆云也考上了。
本来临近过年就热闹,现在邮递员隔三差五的送来好消息,就是陆三山这个当大队长的心里也高兴。
这些知青年龄从和他家建军差不多大到和比他闺女陆向红年纪还小。
他们本来是城里人,吃着供应粮,结果一下政策下来,让他们背井离乡的来他们这山沟沟里种地。
这十来年吃的苦,受的委屈可不少。
现在能考上大学,也是苦尽甘来了。
不过他又有些愁他家三儿和三儿媳,这两个的通知书怎么都没有下来?
苏敏同样也等的着急,她对陆建军有信心,但又觉得这十年,有很多大神,京大清大竞争肯定激烈。
终于到了腊月底,陆建军的通知书到了,京大法律系。
陆建军学法律是觉得现在的日子一天一个样。
他学了法律最起码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而且学了法律要是想进政府部门也容易些。
陆三山知道儿子考上了京大,乐的直接把家里的亲戚全请来,准备了好几桌的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