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奋强也问钱梅:“那这些年我让你往回寄的你是不是也从来没有寄过?”
钱梅不吭声了。
陆新国和刘娟真是快气死了。
刘娟说:“我们也不是什么有钱人家,就是想往老家寄,也寄不了什么值钱的东西。再说了,我寄的是我们老两口的东西。要是我逼着你们把身上的钱掏出来寄回老家,这是我们不对。可我们自己的东西,爱给谁给谁,你怎么能直接昧下来呢。”
陆新国说:“这十来年老家的东西都是大哥家的三山收的,他是个小辈,又是个稳妥的人。肯定每收到一回东西都会记一回账。我这就写信,让三山把他的账本邮过来。我倒是要看看,这些年我们老两口省吃俭用想要补贴老家的东西究竟少了多少。”
这帐其实是容易算的,从六三年老二成了家大妞也嫁出去开始,老两口每年只拿出来固定的一部分自己用。余下的钱啊票啊的都邮寄回老家让老家人分了。
老家的哥哥们对他们这房是有大恩的,这恩是一定要报的。
陆新国就和刘娟商量着说子女都成家了,家里也没什么要花钱的地方了。
他们老两口报了这个恩,这样万一他们没了,老家要是真有那没脸没皮的赖上家里的三个孩子,那孩子们也能直接撵出去。
毕竟陆新国十年如一日的把每个月工资的三分之二都拿来补贴老家人了。
这些陆新国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说清楚的。
恩情他们还就行,孩子们只要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这是他们老两口的一片苦心,孩子们年纪小,不知道这世上最难还的就是恩情,还是救命之恩。
可哪想,这些东西竟然都到了老大媳妇的口袋里。
陆奋强也直接就急了:“钱梅,你,我要和你离婚。”
孙爱花是知道公婆每个月都要给老家寄东西的,甚至有的时候一个月寄两三次。
这事儿丈夫也和她说清楚了,她觉得公婆这么做虽然损失了钱财,但是也还了恩情。
要是不出这个钱,老家人有那么多。
光是和丈夫同个辈分的堂哥堂弟,就有十六七个,还有嫁出去的堂姐堂妹,可以说婆母,丈夫和大伯子小叔子这四个人从四二年到四九年吃的粮都是从这些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口中抠出来的
现在这些堂哥堂弟都有了自己的儿子孙子,要是为了儿孙求过来,说想让帮找个活儿,你都不好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