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琮伸手接过, 闻了闻, 是很香。
赵世碂又道:“陛下,方才我来时, 听几位大人说, 中秋将近, 今年有灯会?”
赵琮看着手中丹桂,放松地点头道:“今年年头好,朕想着多让百姓高兴高兴。况且今年有秋闱,考完恰是中秋, 索性趁着中秋也在城中热闹几晚, 让大家都松快一些, 刚定下的。”
“咱们一同去看灯会吧?”
“成啊。”
“陛下的生辰节庆名,还未定呢。”
赵琮不在意道:“先帝那会儿叫乾明节,太祖叫长庆节,大约就是这些,你别管,由礼部去定吧, 不过一个名字。”
“怎能这样说,定下后便是节庆,定是要取个格外好听的。”
“吉庆的字儿无非就那些。”赵琮无意再说这个,从赵世碂身上站起来,转身与他并排坐,说道,“秋闱的事儿,你也去礼院看看。”
“我去做什么?”
“你总不能一辈子做词臣,去吧。”
“陛下——”赵世碂还想推诿。
赵琮知道赵世碂有些担忧钱商,索性顺着他的意思说道:“钱商家的大郎向来在礼部的,很有本事,这回的秋闱,他也参与其中。你去盯着他些。”
果然,赵世碂一听,他以为赵琮也开始怀疑钱商,立即欣然应下。
两人再就西夏大皇子近来的冒失举动又聊了片刻,赵琮对他道:“明日起,你有空闲便常往宫外的礼院去,朕稍后便叫人去通知他们。”
赵世碂点头。
赵琮见自己说什么,他都乖乖地点头,心中更高兴。不由又伸出手,拉住他,交代道:“别再不上心,好好给朕办事儿。”赵琮知道赵世碂一直为了避嫌,于政事上头都有些躲闪,可他不愿看赵世碂一身本事不施展,反而被人认为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