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兴地手举糖葫芦,递给她,叫她吃。夫君高兴地笑看着她,也叫她吃,随后便收起一旁的灯架子来。
李氏接过孩子的糖葫芦,回身再往一眼人群。
记得嫁人前一夜,娘亲给她梳头,对她说:“咱们普通人家,没有那许多规矩,娘也请不起梳头娘子。娘给你梳,祝我儿‘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娘亲还对她说:“给金锞子的郎君是咱家恩人,定要世世代代祝福。”
李氏的眼角忽然有些酸涩,娘亲已不在,娘亲的话却已全都记在心中。
当年娘亲大病一场,若不是七郎君给的金锞子,娘亲如何能活下来?娘亲又如何给她梳头?
这十余年来,她过得很好。
她一直不能忘怀当年的恩人,一直想对他当面说一声“谢谢”,谢谢他多年前的恩馈,叫她能活得这般平安喜乐。
只可惜,这一年,她终于见到了他,却又忘记道一声谢。
她想,日后,定还能遇到吧?
夫君收好灯架子,赶着牛车一同出城回家,回程的途中,女儿唱起新学的元宵小曲儿。即便热闹的京城已渐渐落至身后,依然一路欢声笑语。
夫君问她今年可有寻着恩人。
她笑:“遇到了!”
夫君也笑:“那你可谢了人家?”
“谢了,不光谢了,还给了祝福!”
夫君道:“既是恩人,生生世世都要祝福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