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其实也是吃了科技落后太多的苦,所以这些年国家在科技发展上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多,这位清瘦的科学家继续跟巴尔弗博士说着:“现在留学回来的青年人才,和吸引过来的其他国家的人才其实也越来越多,我们这些人的竞争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了。”

“不过有实力的也不怕竞争,就像我们的那位奚诺,各种科研支持力度大得很。”

巴尔弗博士:……

比那位?那他不敢说自己有实力了。

清瘦科学家大概也觉得自己拿那位出来比较不大厚道,忙又说道:“呃,不是和奚诺比,她那样的太过难得一见了,不用和她比,巴尔弗博士你这样的就也挺有实力的。”

巴尔弗博士:……

不都说中国人说话委婉又好听,这位新朋友怎么不是的?算了,算了,正好,他说话也是这样的,正好合适。

而国内的科学家们他们自己离开的时候也三三两两地说着这次会议的大场面,光诺贝尔奖得主就来了好多位,还有许多也都是权威式的科学家们,而且看着还与奚诺挺熟的样子。

一位戴着眼镜的教授道:“那可不是吗?她光诺贝尔奖就得了两次了,光诺尔奖的颁奖礼上就认识了不少人,又还有国际合作项目,还有邮件往来的,我看这次冲着她来的都能占一半。”

或许还不止。

不过有了这么一位,他们也跟着沾了光就是了,因为她,不少外国人都改了对他们的古板印象和看法,这位戴眼镜的男教授说起奚诺来是羡慕也是佩服的。

又一位圆脸的女教授说道:“我看这第三次也很快就到了。”说得笃定而兴奋。

而另一位有点胖嘟嘟的和蔼教授则是感慨道:“我好几年前就见过奚诺,当时也是一次学术会议,她还是个本科生,当时我们那些老师就觉得她未来前途无量,还跟她说过希望他们这些年轻人能带领中国的医药行业越来越强,能够有一天让大家再出去了不用低人一头,不用出去跟人交流技术时被别人轻视,不再被别人赚了钱还要被人看不起。”

戴眼镜的男教授和圆脸的女教授没想到孙良志老师和奚诺之间还曾有这样的渊源,听着他回忆的声音也都感兴趣向他看去。

微胖的孙良志老师和蔼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当时还觉得跟那样一个小姑娘说这个,是说的太多了,她还那么年轻,说那些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实现的事,说那个做什么,当时我们就稍稍说了几句,便也就不提了。”

“可谁能想到,这才多少年啊!”孙良志老师笑着摇了摇头:“是真的未来前途无量!”

戴眼镜的男教授和圆脸的女教授也不禁想起来这几年他们国家在医药领域的地位变化,也跟着孙良志教授一样心生感慨起来。

不过他们虽然没有奚诺那么厉害,但这几年也是做出来了东西的,也同样为自己骄傲,其中也有自己一点贡献的嘛。

孙良志老师本以为几年前的那一次见面,奚诺是已经不认识他了的,不过这次学术会议上见到的时候奚诺却是仍然记得他,还记得当时心情的沉重,而如今见到孙良志老师脸上的欣慰,她也便跟着笑起来。

不过奚诺现在却是既没有送送孙良志老师,也没有去送一下弗朗西斯教授他们的,她这里围了许多想要跟她合作渐冻症新课题的企业。

这次奚诺可是新课题刚开了个头,什么都还没研究出来,这些企业也太过迫不及待了。

而且不仅是国内的企业,围着的还有国外的企业,就像C国的一家莫沙特公司,也非常积极,虽然看了看旁边的张部长,他们觉得这位中国官员大概不会把这样的项目给他们,不过他们很灵活地表示可以和中国企业共同投资的嘛。

“就像是张部长刚才说的,多多合作,我们可也不是空着手的,我想想,我记得我们公司搜集过一批渐冻症的资料,还有一台——”这位莫沙特公司的人皱着眉头去想,“一批仪器,当初还是我们费了大力气弄出来的,研究渐冻症时候都用得到,而且还有两位技术员对渐冻症的了解挺多……”

这位C国的沙漠特公司的人绞尽脑汁地想要打动奚诺,他们可不像那位M国的本顿先生,觉得投资渐冻症会成本高回报小不划算,咳咳,虽然前些年是这样认为过,深入认识到其中的难度之后,那个渐冻症的项目就搁置了。

不过想法会变的不是么?他们研究过这位叫奚诺的科学家,从来就没有回报比投入小的时候,就算她前面研究的一种治疗JF7X病毒的药剂,虽然也是患者少,可是那是霸占了全球的市场啊,唯一的治疗药,其实也是一点没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