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当日早朝结束,和王府登门拜访之人便络绎不绝,皆是为了早朝一事而来。

照你们说,这付启然是瑜王的人?和王冷哼道,他口上虽这么问,心里却是已经认定了是瑜王在给他使绊子。

礼部尚书摸着胡子道:这也只是我等的猜测,倒也未必就是瑜王的安排。只是现下我们的人一下就去了不少,大理寺我们也没用得上的人。情势对我们不妙啊

不若我们也给瑜王那边的人弄点麻烦?不知谁插了句嘴,这话里是引来了诸多赞同;礼部尚书觉得不合适,但是和王还是拍板定下了此事。

第二日的早朝,熙承帝就意料之中地看到了投在和王门下的左御史站出来,弹劾了瑜王内宅混乱、其家将行为不检等罪名。

他借此顺理成章地训斥了瑜王一番,并命瑜王换了家将。和王一系虽说不满这般轻的处置,但也没有更多罪名,只能先忍了下来。

哪知付御史接下来的早朝又一次对他们中的几人做了弹劾;即便都不算官位高的,但还是够让他们咬牙切齿的了。

就这般,瑜王和王两系的势力像是杠上了,隔两日就互相弹劾。朝堂上乃至京中都弥漫出一股浓浓的硝烟味。

而熙承帝就趁着这个时候,把空置下来的位置都通过他们相争时的举荐,一一安排上了忠直的有能之士或者自己培植的亲信。

京中百姓得知皇上在整治朝堂,清理为害百姓的贪官污吏;加之近来京中治安见天地转好,再没有听说有人的孩子被抢。他们暗地里都道是皇上私访,发现了此事,所以才加强了管治。一时间,熙承帝在民间声望更甚;真正的民心所向。

而京郊外的某处农舍里,年轻妇人抱着自己失而复得的孩子,面朝皇宫方向不住磕头,嘴里直道皇上娘娘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