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前后后几天功夫,将礼走完,留了一队东夷陪嫁侍卫,乌达也高高兴兴的返回东夷复命去了。
乌云倩就这样在军署衙们住下了。别的不说,走这一遭,若九皇子能得反京城承继大统,乌云倩定然可以位列四贵妃之位。就算一时回不去京城,九皇子占着江北,自也能保东夷无忧。
林玉瑾转过年也才十二岁,除却在自家人面前展露活泼本性外,平日多是行事沉稳。在秀水村拉起的小伙伴们如今也都长大,被林玉瑾安排在各处锤炼。李怀宣作为程钰的学生,自然是同林玉瑾在一处共同处理政务。冯安则荣升为林玉瑾贴身护卫,寸步不离的保护。
程钰回乡,傅辞则暂代程钰之位,辅佐林玉瑾。有商讨不决之事,林玉瑾便来请教傅辞。其余时候,傅辞则与林玉致在一处。
渡渭水要做的准备都在暗中有序进行着,随州沈鸿训练手底下的水师,巡线渭水北岸。傅辞后又在徽州,济州等地征召水军,眼下被海都统训练着。吴墨石在江南搅混水,颇有成效。京城方面,李奇峰手里的账册也有了眉目。
至于造出威力巨大的火药的宋常武,则被林玉致宝贝似的供在军署衙门,但凡宋常武想要的,林玉致想尽办法都给他搞到手。以至于他研制新型武器的速度愈发的快了。
“将军,这新的火/枪比起原来那种,更加耐用不说,还可反复装填弹药。”
林玉致拿过长管似的东西,发现这东西是用铁管代替竹管,虽造价高了几倍,但也确实如宋常武所说,而且威力上比竹管火/枪也提高了些许。
“若战船上装备这等武器,岂不是百战不殆。”林玉致兴高采烈。
宋常武道:“将军上次在渭水北岸炸了战船,想来有心思的人早已开始琢磨了。火器之物,无非硝石硫磺。这世上不乏人才,总有人模仿的出来。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事事都要赶在旁人前头,当他们造出火/枪的时候,我们可以造出比火/枪更轻便耐用的武器。这样才算立于不败之地。”
林玉致笑的更开怀了:“我南楚军有宋先生这等人才,实乃幸事。对了,这些日子,傅公子托人寻了些能工巧匠,还有些因战乱失家的孤儿,年岁不大,宋先生瞧瞧有没有得用的,□□一二,也省得宋先生事事亲力亲为,劳心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