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趴在那,将脑袋转到面朝我的方向,轻声问着,
“所以,怎么不开心了?”
“排球——”
我拖长了语调,也学着他,趴了下来,把脸埋在胳膊之间。
憋出两个字,就不肯说话,心情却越来越沮丧。
好想哭。
我真没用啊。
一直沉浸在抑郁的情绪里无法自拔。
...
不过研磨也没有说话。
只是在头顶上感受到了抚摸地触感,轻轻地。
然后。
然后。
我居然又睡着了…
dbq…
这种在教室里趴着睡觉的姿势,真的久违了。
太好入睡了。
别的没什么。
就是因为没听到研磨后了说了什么,他黑着脸把我赶走了。
去看哥哥比赛那天,被人拍了照片。
牛若是我哥的事情随着好不容易制作好的,我转型后的第一部电影一起流出。
男主宫野志先生,来自日本最大的经纪公司“lme”的演员部,是影帝敦贺莲先生的师弟。
他出道比我早两年,但已经拥有了广大的粉丝基础,在会演技的同时,还经常参与配音与唱歌的相关工作。
这次他饰演了一个死后与女友(我)分离,不忍离开人世,时常待在悲伤的女主身边,陪着她成长,看到她遇到了新的可以托付的人后,最后释然离世的角色。
而这次作为电影另一个重要的角色,导演说这次想用一些比较新的面孔。
在与20位较新面孔的女演员们角逐中,我拿到了这个角色。
其实能有这么宝贵的casting的机会,是因为带领我入圈的经纪人与这部戏编剧是同学关系,他俩聊天吃饭的时候聊到了就帮我争取了一下。
电影从我回国以来就开始秘密拍摄,伴随着我的模特工作事业的开始一起。
可以说,除了排球,我很久也没有过比研究剧本更用心付出的事情了。
这次的新闻有些话题,因为同时牵扯到体育圈与娱乐圈。
让本来没什么水花的我,彻底拓宽了关注度。
但及时的声明后,比电影,大家似乎对“牛若妹妹”的话题更加关注。
他们知道了我,空井奈,与牛若一样,虽然不及“天才”这个词,但本来也是一位极其优秀的选手:
在初三至高中时,曾参加过国家青年队的两期特优集训,多次登上排球杂志。
在毕业之前,已经与v1联盟的一家球队签约,但在高中全国大赛的最后一场比赛上缺席。
但之后,就再无音讯。
至今也是。
记者们再去询问当年球队时,仍旧是“无可奉告”。
虽然也为电影增加了话题度,但我依旧沮丧了很多天。
不过对我未来工作有帮助的是,更多相关排球的综艺活动与工作找上了我——希望我可以用自己的形象去宣传,将排球活动更进一步的走向大众。
“所以,直接去找排球女选手不就行了?”
我坐在阳台,抽了根烟,面无表情的对着电话里那头的老板,吐槽,
“我这种连「高不成低不就」都凑不上的排球边缘人,去代言什么排球运动服啊,真搞笑。”
“这里面有他们对你的信赖与肯定啊,先不说你现在事业处于初期,需要曝光度。”
老板虽然为难,但也仍旧劝说,“但就排球这件事,不是一味避开,事情就没有发生的。”
“可是…”
“先听我说完吧,我觉得你啊,需要正面面对,即使棘手,但总有一天会想到如何接纳他的办法,”老板说话一向很直接,“我不是说让你全部接下,你可以选再筛选一次,选择一两个,一两个处于离你舒适圈近的工作,这就可以了。”
“…好。”
我皱着眉,想了半天,还是答应了。
耐下心翻了翻这厚厚一沓子的工作邀约,一张一张看起来。
最后选了个与“排球”看起来离得最远,似乎又是最近的行程:
与msby球队里的四位球员,拍摄时尚杂志的十一月封面。
越到年底的五大刊封面是越难登,这在圈内都是众所周知的。
我也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所以就选择了它。
在告诉经纪人后,立马就签了约,将它抛之脑后。
接下来的行程安排得极其满,我接着上部电影的势头,接到了下一部电影角色的邀约。
这是一部悬疑片,前期虽然存在感并不高,但随着剧情推进,观众才会发现“我”才是凶手。
和前一部“刚就业”的脆弱丧气的少女不一样,这一次明显需要准备更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