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没查到此事和懿靖大贵妃有关的确凿证据,查到的只是有个玉匠和慈宁宫的一个老嬷嬷交情不错,这哪里能当做证据?
没有铁证,那就算心里认为是懿靖大贵妃干的,也不能说出来。
一来是懿靖大贵妃人都死了,说是她干的,难免给人一种,自己查不出真相来,因此给死人扣罪名的想法,欺负死人不能站出来喊冤。
二来懿靖大贵妃是死了,她两个儿子和女儿也死了,可问题是人家孙子还活着,人家的娘家还在。从某种程度上讲,懿靖大贵妃的娘家阿霸垓在蒙古诸部落的影响力比科尔沁大得多。贸然指责这事是懿靖大贵妃做的,会影响到蒙古的格局,说不一定人家担心皇上秋后算账,直接投了其他人,草原上的野心家从来都没有缺少过。
想了想皇后带着自己查到了东西去了慈宁宫,这事她是没办法查下去了,必须得皇上或者是太皇太后接手才行。
在慈宁宫,皇后将自己查到的东西交给皇上和太皇太后看,皇上的反应不出意料,自然是大怒。
他可还没忘记,五年前的事情,懿靖大贵妃的孙子布尔尼和弟弟罗布藏发动叛乱,预谋救父阿布奈,当时三藩是势大的顶峰点,京城里一度有弃京城逃去盛京的流言蜚语,连太皇太后都受到了影响,当时短短几个月三藩就占据了整个南方,情况对大清极为不利。
在这种情况下,一直被所有八旗子弟认为是最后退路的盛京,却遭受到了布尔尼和罗布藏的偷袭,怎么可能让人不心慌,一度京城人心惶惶不安,要瞧着就要□□起来。
还好图海给力,很快平定了此事,没有让大清遭受两面夹击。
那个时候可以说是大清入关以后最危险最薄弱的时候,也因此,皇上当时大怒,下旨将阿布奈绞死,杀鸡儆猴。要知道在这之前,大清对于蒙古部落,就算被俘虏了也不会杀死,别看当时统一塞外大清和蒙古众部落打了大大小小很多场战,实际上那些部落首领族长级别死掉的人,一个巴掌都数得出来,真正伤亡惨重的是底下的士卒。
双方的仇恨说起来还是挺深的,所以皇上的想法也和皇后差不多,觉得懿靖大贵妃有能力有手腕有理由干出这种事情来。
但太皇太后却摇了摇头,十分坚定的说道:“不会是娜木钟做的。”
皇上和皇后闻言都一惊,很有默契的看向太皇太后。
“皇玛嬷,为何?”
太皇太后轻轻叹了一口气“你们都觉得娜木钟有理由恨本宫母子,其实并非如此,你们以为娜木钟身前能有那样的地位是靠这些阴私?你们以为娜木钟身前,本宫让皇上先去给她请安,是为了大局委屈自己?”摇了摇头,太皇太后继续说道:“并不是,本宫对她是发自内心的敬重,也因此本宫才会特意向皇上求情,留阿布奈一命。”
啊!
皇上和皇后面面相觑,在他们的记忆以来,懿靖大贵妃都是窝在慈宁宫深居简出,和太皇太后也是王不见王,眼睛不瞎的人都能看得出来两人关系不好,他们是真没想到太皇太后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太皇太后当然明白皇上和皇后的疑惑,缓缓开口道:“你们不知道,当初太.宗驾崩,没有留下任何遗嘱,因此诸王贝勒为了皇位剑拔弩张。姑姑和本宫自然是希望先帝继位,可当时最有资格的却是肃亲王豪格,他是太.宗名正言顺的嫡长子,手上还有握有一旗。
当时势力最大的是握有两白旗的多尔衮三兄弟,当时大清还没入关,还保留着蒙古草原的习性,可以兄终弟继。两黄旗的索尼和鳌拜等人,坚持支持太.宗子嗣继位,两红旗的代善摇摆不定,两蓝旗的济尔哈朗也是墙头草,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