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为了她(12)

可如今没有一个人跑出来,这要么说明他们也死了,要么就说明他们被其他仙门收买了。

后者的几率并不大,毕竟仙门们花钱花精力去收买他们又碍于他们并不为外人知晓的身份不能让他们当作人证出现,也不能将曾经给别的人工作的他们收入麾下,完全是赔本买卖。

这些人就算都跳出来说宁城不是凶手也没什么用处,民众们心里是差不多的想法,但是如果真的每个人都敢讲的话,整个炀城也不会全靠着“炝炒牛蛙”一个写手编出来的故事来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了。

所以大概率,也就是这些人也死了。

戚依白意识到,燕洲后来回去的时候应该是撞上那一波人灭口了,所以才顺道再次被抓了回去。不过他也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来的时候尘埃已落定,且不说他本来就帮不上什么忙,就算他真的有心,也已经太晚了。

戚依白想着,打开了燕洲的芥子空间。

这是宁城教她的,当她看看燕洲有没有什么好东西。

除了燕炀阁主给他的,也总会有一些别人的。人来过就会有痕迹,有心去找就能找到下落。

戚依白这一翻,感觉自己就像是那刘姥姥进大观园了,整个芥子空间里的东西几乎是什么也没看过,什么也觉得新鲜,左看看右瞧瞧,想想这些都是自己的了还觉得开心。

宁城给他留了一个鉴别术,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非常简单的法术,哪怕戚依白只是个刚入门的小白,也可以轻松地判断出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用处。

当然一些等阶特别高的就不行了,只是燕洲也曾经是个不修炼的凡人,所以他的法器都是那种什么人都可以使用的类型,照理来说应该没有什么是戚依白不能用的。

戚依白翻了个遍之后,确定了一些事,那就是这个芥子空间里还真有七八个需要内力才能催动的法器,这个内力并不限于寻常修士还是魔修,也就是说只要修真了都能用。

燕炀阁主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儿子没有修真的天赋,当然不可能送他这些让他不开心,也就是说这些东西要么是大概率是幕后黑手的张善给的,要么就是燕洲找什么机会去拿的。

燕洲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戚依白,但要说他是撒谎了也并没有。

他大概都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需要交代。

戚依白不打算在宁城不在的时候自己去找燕洲,燕洲虽然现在被绑住了,但谁也不知道魔修有没有什么另类的保命手段,还是找个厉害的人一起比较有安全感。

她其实心里已经有了一些模糊的猜测,奈何眼下的线索并不能给出一个定论,恰好宁城又还没有回来,她便到街上去买早餐。

上次公开羞辱之后,人们对于迎雪的讨论又来到了一个小高潮。

有些人为她唏嘘,有些人觉得她活该,李姐算是前者,隔壁的另一个男人则是后者,光是邻里之间就争得脸红脖子粗。

戚依白理解民众在这个节骨眼上吃瓜的心情,说白了也就是因为外面的世界实在是太危险了,民众必须要找点什么事情做才能够减轻他们的恐慌。

而聊天简直是最简单的方法了。

戚依白听他们说了一会儿后,便自己挎着小篮子往更远的地方走,她想去打听打听这次元封宗来的主理人是谁,顺便再悄咪咪地激化一下矛盾,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她不奢求那么多,就是想要多找点线索。

恰好今天是城里一个不大不小的节日,平时其实过的人并不多,但是赶上最近的氛围,也算是给了大家一个放松点的理由。

街上的人再一次比上次戚依白见到还多一些,虽然和人挤人那种热闹程度还差得远,但也有了一些大城市的活力。

戚依白找了个茶馆坐下,买了一些小点心当早餐。现在对于她来说才是大清早,但是对于很多繁忙的人们来说,一天已经开始了很久。

自从“炝炒牛蛙”“愤然离去”之后,听书的人就飞速下降了,修士们搞黄了茶馆的生意,虽然知道他们压根不敢说什么,但还是象征意义地给了不少补偿。他们这一波来得快去得也快,眼看着舆论压力没有用,就全身心放在了找人身上,不再浪费时间。

茶馆和酒馆的老板们也算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个个赚了一大笔不说,还没有受到什么大的影响。也就是昨天生意低迷了一天,今天他们换了说书人,换了故事,又开始热闹了起来,

戚依白选的是全城最大的酒楼,这里的消费水平比较高,不是一般人能来的起的。但是现在她有钱了,拿着燕洲芥子空间里的银子,别说是来这里喝喝茶了,就算是把这个茶楼直接买下来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大茶楼果然是比小茶楼要热闹,人也多很多,戚依白选了个位置比较偏僻的雅间,做出一副不算特别有钱,但是又想要享受的样子。

她可不想碰上什么住进天字一号间然后和几个修士起冲突的事情,在这样的小角落里,又安全又方便看戏。

戚依白是不想,不代表别人不想。

没一会儿功夫,天渐渐亮起来,就开始有三五成群的修士出现在这里。他们在仙门之中的地位都不低,否则本来都还在搜查的,哪有时间来这里喝茶。

见他们来了,戚依白立刻做好了偷听的准备,她拿了一个燕洲芥子空间里的传声法器,将其中一半放在了一个极其貌美的舞娘身上,另一半放在了一个一看就受器重的小厮身上,这样如果真的有人来了,需要伺候的话,这两人很有可能被修士们喊走。

戚依白也没指望他们能聊什么很重要的事情,那样的话肯定会屏退所有人。

秘密的事情留给宁城去查,她只要了解个大概就好。

带着这样的想法,舞娘果不其然被叫进了对方的雅间里。

这舞娘长得非常温柔,像是个大家闺秀似的,在茶馆里也是只卖艺不卖身,到了雅间里就自觉占据了一个小角落,开始弹起了古琴。

——看来还不光是个舞娘,多才多艺得很。

修士们早就习惯了这种待遇,在悠扬的古琴声之中,聊起了事情。

为首的修士就是戚依白之前见过的,只不过这回他不再是这里面最厉害的,其他几个修士叫他九师弟。

“九师弟这回可真是立了大功了。”一个修士道:“我前两日听师父说了,门主也对这个事情很满意,回去之后对你恐怕是重重有赏啊。”

九师弟很聪明,听出来了他语气之中的酸,回答得也是滴水不漏:“哪儿能是我什么功劳呢?主要是运气好罢了,当时我一眼看出那迎雪的身份,心里就发怵,如果是几位师兄师姐在,处理得肯定要比我好很多。”

他这么一说,其他几个修士的心情就好了不少。

“九师弟太自谦了。”另一个修士听着愉快了不少:“我们也得要有你这种运气才行。”

九师弟立刻道:“那不如这几天师兄你出门的时候多捎带上我一些吧,说不定能让我这些日子的好运气也传给你一些。下次要是被我意外找到了宁城,我估计可是对付不了。”

修士们都很迷信,甚至要比普通人迷信很多。

所以那个修士想了想,觉得万一九师弟这最近真的走运,什么好事儿都被他碰上了,那自己跟他一起肯定是有好处的,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戚依白却在心里想,看来这些修士的内部争斗也很激烈,根本不能算得上是铁板一块,如果有机会的话从内部把他们切割开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是不知道他们到底属于哪个世家,听起来并不熟悉,估计不是戚依白了解到过的。

那边气氛好不容易缓和了一些,一个女修的一句话就又一次把矛盾点了出来。

女人听着柔柔的,声音一出叫人骨头都酥了大半边,但是说出来的话却真的一点都不动听:“九师弟你这个事呀,做事做得挺好的,但就是太大张旗鼓了,让元封宗知道的太早了。如果他们没有这么早到这里,也就不致于同样对财产虎视眈眈了。”

“他们有什么好虎视眈眈的。”之前开口的男修士道:“师妹,你也太担心了吧?元封宗根本不可能和我们抢,且不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就算他真的有万般能耐,现在也是个被迎雪搞得落后了的几十年的宗门罢了,无需担心。”

女修显然不太满意这个说法,语气里还是有些抱怨:“你们是没听到,咱们长老和那元封宗的宗主关系一直不好,昨天晚上还在吵架呢。”

“咱们帮了他,他可真不识抬举。”九师弟适时地插话进来,一下子又把女修明里暗里对自己的职责打得烟消云散。

其他修士们则没有想那么多,都谴责了一翻元封宗,看起来对对方格外鄙夷。

戚依白这边心情却越来越好,修士们之间问题越多,她越有机会,而且最重要的是,元封宗主居然也亲自来到了这边!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们和元封宗谈判的筹码大大增加了。他们可以找出迎雪背后一直依靠着的势力,谁知道这个势力有没有在背后推波助澜迎雪。元封宗来任何一个其他人可能还不至于这么激动,但是元封宗主心里对迎雪的恨绝对足矣压过他所有的理智。

——那些被杀死的弟子里,还有一些别的他的孩子。

元封宗主和燕炀阁主完全没得比,后者为了妻子洁身自好了许多年,再也没娶过,也没有留下除了燕洲以外别的子嗣。

但是元封宗主却不一样了,处处留情,私生子多到最后可以直接忽略掉他们的出身,毕竟反正大家都差不多。

元封宗主的道侣对此也是不闻不问,据说他们早在第一次因为迎雪的事情争吵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了夫妻感情,现在也就是在外人面前装装样子而已。

一下子死了这么多人还有自己的孩子,元封宗主的愤怒绝对是难以想象的高,有一个机会既能吞掉燕炀阁的财产,还能帮自己报仇,何乐而不为呢?

只能说迎雪出现得太好了。

她现在是倒霉了,但是戚依白却顺着这个杆子找到了破局的关键。

修士们还在输出着对元封宗的不满,隔三差五也会聊聊最近搜查的近况。

虽然抓出了迎雪,但是长老还是不满意。毕竟抓到迎雪又不能让他们光明正大地吞了燕炀阁,宁城还是最关键的。

几个内门弟子各自都管辖了一片区域,他们的师父也未必是同一人,所以彼此之间都存在着竞争关系。九师弟虽然没有找到宁城,但也算是有所成绩,压力自然小了下来,惹得其他几个修士眼红。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声音,戚依白从自己监听的小厮那里确定,是元封宗的修士也来了。

元封宗在出事之后又找了一批有天赋的,但是年纪到现在都还很小,拿不出手。

所以这次来的都是比较拔尖的外门弟子,他们心里甚至有点感谢迎雪,要不是迎雪的话他们在同辈之中的地位也不会忽然长到了最高,其中甚至有几个被破格提升为了内门弟子。

元封宗一来,九师弟就主动出去迎接,那八面玲珑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没少吃社交上的红利。

其他的几个师兄弟也出去了,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态,一群人一起坐在了一间雅间之内。

舞娘继续假装自己不存在,小厮现在也进来了,忙着端茶倒水没引起什么注意。

戚依白继续大胆地听着,这两方人马表面上关系不错,实际上却暗潮涌动。

说白了,在这儿之前的可都是正八经的内门弟子,他们以前和元封宗交际,碰到的也从来不是这一帮人。

就好比一群嫡女看着庶女,对于庶女现在能够代替嫡女的地位了感到非常不满。

哪怕有一些庶女的母亲已经上位成功,成了嫡女,对于原本的嫡女来说身份也是低一些的。

只是来者是客,表面友谊还是需要维持一下的,元封宗毕竟是大门派,不可能真的下他的面子。

假模假样地聊了一会儿之后,不知道怎么就说到了燕炀阁剩下的东西。

元封宗的弟子故意问:“那些东西最后该归谁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