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殿下明鉴 乌合之宴 1560 字 3个月前

以皇后兄长杨御史为首的众人借机上奏请求庆帝为太子与大皇子讨回公道,并告慰皇后与周学士的在天之灵。此番举动让庆帝陷入两难。

他想要保住姚贵妃,但朝臣意见不可不重视。好在丞相周景安手腕十分了得,不动声色的将此事抹了下去,庆帝会意,从后宫拉了个不受宠脾气又差的嫔妃往上顶了罪,这才算了结。

虽觉得十分对不住儿子们与皇后,但还是打算一条路走到黑。只给萧常殷与萧常明分别追封了哀思太子与靖亲王,给皇后赠了谥号敬懿。

且不论周丞相所安何心,此举过后,他是愈发得庆帝器重,隐隐有权倾朝野之态。奈何庆帝信任,便是卫太后提醒不可让此人擅权也不入庆帝的耳。

卫太后动作不及,姚贵妃竟是与周丞相暗中勾连到一起,想要动她更是要费一番心思,卫太后更因此心里憋闷,大病一场,身体每况愈下。

好在庆帝还算看重卫太后,遵从她的意思,将萧常瑞立为太子。引得姚贵妃连摔了七八套杯具。卫太后更是不敢大意,愈发小心保护萧常瑞,生怕他再遭了那毒妇的黑手,只是因身体原因,有些事情需得早做打算。

将常瑞由皇帝教养她实在不放心,但她的身体撑不住常瑞长到年纪,遂就将目光投向了孙女平安。

平安为常瑞亲姐,十几年后她一旦驾鹤西去,由平安教养常瑞,也算是合适。只这决定稍有草率,平安能否担此重任还要从长计议。

第十四章

贤妃背后靠着的是渤海吕氏,吕氏为士宦之家,在朝堂上算是能说得上话,即便并无大权在握,也无官职显耀之人,但因人多势众也不可小觑。

但贤妃只是吕氏中不出彩的旁系所出女子,吕家虽背后对她有些扶植帮衬,贤妃实际上却不能得吕家全力相助,况且贤妃所出大皇子夭折,更是不值得吕家投入更多的精力帮衬。姚贵妃与周相勾连,吕氏也不肯为贤妃一小小女子而开罪赣泊周氏。

若真正论起来,周相所属的赣泊周氏不算老牌世家,根基不深,只近几年靠着周相起来了,吃相难看使其家族得以屹立。

吕氏一族谨小慎微惯了,不会轻易开罪任何人,是典型的给一巴掌还能温言温语的老好人,除非逼到绝境,否则绝不会还手,这性格在贤妃身上也可见一二。

贤妃若想靠着皇后留下的东西彻底扳倒姚贵妃,只能从庆帝身上入手,周相羽翼未,不会轻易忤逆庆帝。

若能使庆帝对姚贵妃厌烦,此事便成了。只她首先要清楚一点,庆帝对姚贵妃的情分是因姚贵妃这个人还是那件陈年往事。

若是弄了清楚,也必须快刀斩乱麻,手法务必干净利落,万不能给姚贵妃周旋迂回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