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光盲 刘小寐 1599 字 11个月前

何唯说:“我确定。”

“怎么看出来的?”

何唯指了画中某处,“这个时期,用的都是天然颜料,这种紫色,取自地中海一种贝类的分泌物,中医里说’十斤药一两膏‘,这种颜料要十万只贝类才能提炼出一克,所以一度成为战争的战利品,被当做皇家专用色。这位画家的作品在他去世后才被认可,生前一直清贫,所以尽量少用这类昂贵颜料,至少不会这样大面积使用,而且从构图上看,这部分也比较多余。”

女主人笑了,“没错,这的确是后来填上去的。”

“我收下这幅画没多久,画廊经理亲自登门道歉,说老板被’打眼‘,要退钱,还可以补偿精神损失,可我挂了几天也有了感情,一听说要拿去销毁,自然舍不得。但他们画廊也有规矩,不允许赝品从自家流出,倒是那个老板想了个办法,在画上加了几笔。”

“这样内行人能看到’提醒‘,也不算欺诈,像我这样的外行,就是看个热闹,经过老板的补充,也算半个原创,不算破坏自家规矩。”

有人说:“这个老板还真是个妙人呢。”

女主人笑笑,看向何唯,“你这孩子,不仅眼力好,更难得这么诚实。”

有位一直话很少、神色倨傲的夫人也搭腔:“现在的女孩子,往往仗着有几分姿色,就耍些小聪明,其实谁都不是傻子,有那功夫不如提升自己,凭本事赢得尊重。”

何唯的视线仍驻留在画面上,由衷道:“即便是仿品,作者也是有真本事的,那位老板也很厉害,不知用了什么方法,新旧色彩衔接得很好,看不出痕迹,真迹有价,创作的生命力无价,的确值得收藏。”

余光瞥见女主人提起唇角。

***

何唯回去后,侯妈妈打来电话,说在场好几位都关心起何唯的终身大事,现在这些权贵之家除了讲究门当户对,看女方身价,也开始注重品位,尤其是自家在这方面比较短板的,更需要一个“门面担当”。

侯妈妈泼辣回复,“你们都别惦记了,我儿子从幼儿园就开始追,现在还排着队呢。”然后她像是随意一提,又似乎怀有不平,“也不知道有些人怎么想的,还三心二意,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何唯笑笑,这世界太小,小到没有秘密。

过了女主人这一关,何唯才有机会见到寿星本尊。

比起中年贵妇们精心保养的面皮之下各有个的精,老人家算是很好打交道。她当了大半辈子语文老师,还是个红学迷,何唯九岁就翻过妈妈的《红楼梦》,比起宝黛那一对小冤家到底情归何处,她更好奇什么是秋香色、杨妃色,把每一种颜色都搞明白后,还按书中衣着配饰描写,给配了插图……

于是一老一少喝着茶,从四个色儿的软烟罗,聊到汝窑,又从宋徽宗聊到崖山海战。至于那两只大狗,或许嗅到了何唯身上携带的同类气息,非但没有刁难,还一个劲往她身上扑。老人家说这是它们表达友好的方式,见何唯毫无惧意,也没有嫌弃,不由刮目相看。至于那座菩萨像,别说寿星惊艳又满意,何唯也很中意,都要舍不得送出去了。

同那位“妙人”画廊老板一样,老寿星也有自己的原则,不管儿子如何,她不能白白收人馈赠,让何唯帮忙研磨,提笔运气,回赠一幅墨宝。

何唯回家路上就送去熟识的装裱店,取回后挂到爸爸的书房,有一个空白处,她一直没想好如何装饰,正缺一副字画。

她给自己沏了杯花茶,满室茉莉清香,与窗外的春色连成一片。

致虚极,守静笃。

出自《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