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西风醉 十三弦声 1590 字 3个月前

冯楚英立刻便意识到这句话的异常之处:“什么叫真正的解药就是尸林上师?还是说解药或者解蛊方式只有尸林上师才懂?”

周菀摇摇头:“我也不清楚,他原话就是这么写的,所以,尸林上师是一个人?”

冯楚英给她简单说了一下八尸林的传承,又提了一下东南尸林和南方尸林的境遇。

“那就是说,这里的西方尸林,要么被败寇占据,要么,本身就是败寇的一部分,而他们的上师还活着?”

冯楚英沉吟片刻:“佛教八尸林和败寇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就我所知,历代上师都是至善至德之人,应该不会助纣为虐才对。”

周菀知道的信息更少,两人琢磨片刻,猜想虽多,但却缺少理论依据,很难推断出有效结论。

窗外黄雾漫天,早已不见了熟悉的人影,冯楚英忍着呛人的尘土味,心里止不住地担忧起来。

周菀还是习惯性呆呆愣愣地自顾自思索,但这实在不是她擅长的领域,半晌,忍不住自言自语道:

“既然这败寇势力搞得跟邪教似得,还推出了一个名头响亮的‘神王’,那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应该会尽量远离人群吧?”

毕竟,只有远离人群,才能保持神秘感,“神王”的名头才能吹得起来,毕竟如果住这西京哪条街上,百姓见天儿地看见“神王”一大早跑出来喝豆腐脑儿,那多不神秘?

“但也不会离得太远。”冯楚英补充道。

既然他们推出了一个神王的形象,那便说明他们还是依赖于百姓的供奉生活。

冯楚英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巧的是,旁边的人或许应该知道答案。

“周太医,在二十二年前,到十二年前,这十年之间,你可记得哪里曾经爆发过鬼面疫?”

鬼面疫就是客岭大疫的习惯叫法,因为治愈之后十有八九会在脸上留下可怖疮疤,形如恶鬼,所以被称为鬼面疫。

冯楚英记得,但是云无心提过,他娘拿他当药引子,逼他吃下鬼面疫的引子,而他娘自己却诈死离开客岭,原因就是他娘曾经得过鬼面疫,因而终身不会再染病。

云无心和败寇唯一的联系,必然就是他那位身份古怪的娘,那或许能从这件事里找出一些线索。

果然,周菀只拧眉想了一会儿便道:“有的,但不是我记得的,是我翻阅长辈的行医手册看到的,就在西京道,一个名叫奉山坞的地方。”

奉山坞地形独特,说偏远也不算偏远,因为从距离上来说,离西京城不到五十里,但是却处于两座陡峭的山峰中间,与世隔绝,进出的路径十分隐蔽,寻常人根本进不去。

奉山坞地处两山之间,山峰挡住了黄沙和烈风,山谷里水草丰美,有湖泊有绿树,一年四季如春,因为水汽丰沛,又被阻挡在山峰之内,所以山谷内温暖潮湿,常常被白色的云雾笼罩,更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二十一年前,也就是西京道大败之后的第二年,曾有人跑出来向官府求救,然而当时西京道一片焦土,百姓离散,官府形同虚设,朝廷仓皇南迁,连皇亲贵族都顾不上,谁还顾得上一个小小的村落。

但周家祖籍西京道,当年遇此大难,并没有如普通人一般仓皇难逃,好些个长辈自告奋勇留了下来。

大灾之后容易引发大疫,这是因为死去的人畜多了,便容易滋生邪祟,引发大疫,当年西京道的兵灾可比任何自然灾害都要可怕,周家人分散开来,游走于西京道各处,处理尸体,清洁水源,以防大疫。

倒也幸运,由于百姓逃难的多,不少村庄都是十里无鸡鸣,哪怕偶尔有零星百姓染上疫病,也扩散不开。

然后那位长辈就遇上了求救的奉山坞里的人。

奉山坞出山之路艰难崎岖,据他说,出来求救的人有五个,但四个都没扛住,死在了半路上,最后这一个,好不容易走到了西京城,却因为脸上明显的鬼面疫症状,还未进城就被远远驱逐,只能在城外荒野破庙里哀哀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