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请起。”夏牡丹说道,这也是一个麻烦事,私底下无人,父亲还要和她行君臣大礼。
“老臣今日来见娘娘,是有一点不明,娘娘不应与摄政王如此亲近,听说今天摄政王还在娘娘的宫中用午膳,可有此事?”夏老爷越说越生气。
夏牡丹心道,这后宫就是流言传的快,她想了想,道:“确实是这样,王爷辅导陛下读书辛苦,哀家就留下摄政王公用午膳。”
“辅导陛下是为人臣子的本分,怎么可以承受如此褒奖?”夏老爷越说越生气,“陛下如今年龄尚小,若是将来他大了,知道摄政王意味着什么,你又让他如何对待摄政王,夏氏一族出名师,若是陛下真的却良师,夏氏随便一个人拎出来都能胜任帝师,为何一定要用摄政王找来的老师?实在不行,还有我呢,我可以亲自教导陛下,不让陛下被奸佞小人蒙蔽双眼。”
这也是夏老爷不高兴的地方,陛下也是他的外孙,结果他这个当外公的根本就没什么机会见陛下。
陛下的衣食住行,教书先生,方方面面全都掌握在摄政王一个人的手里,他们这些人就算是想找机会接近陛下,都没有机会。
夏牡丹听着父亲的埋怨,她道:“父亲来这里,就是来怨哀家的?”
夏老爷闻言,叹了口气:“都是我没有用,如果我有用,朝堂也不会让摄政王一个人把持,只手遮天了。”
“哀家和陛下在宫中很好,并未受任何委屈,请父亲不要挂怀。”看着父亲满头的白发,夏牡丹也有些心软了。
“臣是怕摄政王真的要把陛下养成傀儡,这样一来,夏氏就成了千古罪人。”夏老爷感叹一番后,道:“陛下如今也到了选伴读的年纪,老臣希望,陛下身边有两个伴读是出自夏家。不图陛下真能和夏氏一条心,至少不能任由摄政王摆布下去。”
“哀家替陛下答应了。”太后说道,她姓夏,她不但要扶持好陛下拿回权力,还要为夏氏的后路着想,想着摄政王近些年来的所作所为,太后提醒道:“摄政王权倾朝野,请父亲不要与他正面对抗。”
“他权倾朝野,臣如何避免与他正面对抗,就算是要告老还乡,也要等陛下长大成人,顺利拿回权力才行。”夏老爷直接说道,他才不怕摄政王呢。
太后看着不听劝的亲爹,心里除了无奈还是无奈,现在陛下没有长大,朝堂上的臣子们全都处于装鹌鹑的状态,只有她亲爹,没事就来怼摄政王两句,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对摄政王有意见,她都担心有一天摄政王没有耐心,把她爹拖出去斩了。
然而夏老爷不管这些,不仅自己和摄政王作对,还要送进去两个伴读给摄政王添堵,太后看着这一幕,有些无奈道:“您忘了当初您被陷害入狱时,是谁把你救出来的吗?”
“是皇上明察秋毫,大理寺办案厉害,与摄政王有什么关系?没他吩咐,大理寺还不查案子了?”夏老爷说道。
他身正不怕影子斜,没做过的事,爱怎么查怎么查,用不着摄政王帮他打招呼。
第3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