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叶欢在网上听闻一个段子,声称庐州乃是一座“赌来”的城市。
2000 年,庐州的 GDP 尚不足 400 亿人民币,于全国城市排名中仅位居第 97 位。
然而,时至 2021 年,庐州的 GDP 已然突破 1.1 万亿人民币大关,成功跃入全国前二十强城市之列,位列第 19 位。
短短 21 年间,庐州的经济总量近乎翻了三十倍,瞬间崛起为华夏经济增速最为迅猛的城市。
那么,究竟是何种因素助推庐州获取如此惊人的发展成就呢?
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庐州这座城市就彰显出了其非凡的魄力与决心。
那时,庐州市政府毅然决然地选择放手一搏,将全部的期望寄托于引入华夏科技大学这一项目当中。为此,他们不遗余力,投入海量的资源与精力,竭尽全力推动此计划的施行。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华夏科技大学成功在庐州落地生根。此后,其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令庐州一举成为华夏四大科技城之一,为日后的飞速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步入二十一世纪后,庐州市政府持续保持着积极奋进的姿态。在2000年前后,庐州组织了多达四百个招商小组,全方位展开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工作,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大招商”时代。借由这些努力,庐州成功跻身华夏三大著名家电生产基地之一。
到了 2008 年,庐州市政府再度做出了一项令人瞩目的决策:他们果断地拿出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暂停地铁建设,全力投资液晶面板行业。这次冒险之举大获成功,使得庐州成为了蓝星上最大的显示屏产地之一。
自 2010 年之后,庐州又一次英勇地踏上了新的征途,开始大力布局新能源产业。
说是“豪赌”,实则并不确切,更精准的说法应当是庐州市政府做出了一系列极具前瞻性的战略决策。
这些决策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敢的行动力,而庐州市政府显然具备了这样的素养。
此前,叶欢只能通过网络知晓这些信息,但这通深夜的来电却让他有了更为深切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