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之地,虽商贸繁盛,炼气士往来频繁,然商贾之心贪婪自私,唯眼前之利是图,全不顾及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凡夫俗子,更甚者与地方官吏狼狈为奸,此情此景,令朕忧虑重重。
纵朕不通商道之术,亦能感知民间疾苦,向往修炼之道亦如百姓期盼祥泰之生活。然而江南之地商贾的嚣张态势,断不可放任自流。朕预感,一旦他们在江南立足稳固,必将反噬那毫无修为之力的普通百姓!
此言如雷霆贯耳,让朱高炽心中惊骇不已。这位平日笑口常开的老者,内心深处竟蕴含着如此深刻的修真预见。于大明而言,他的预言无疑是揭示了一种未来之变局,预示着对百姓福祉的重大威胁。
生灵的欲壑难填,犹如同商贾对于修炼资源的无尽渴求。待某一产业修炼至巅峰,便会落入少数修士手中,形成垄断之势,那时凡人百姓必将成为首要的汲取修炼资源的对象。
朱高炽眼眸闪烁,如今的大明正处于修真与凡尘交融的关键时期,并不适合此种过度集中的修炼资源流向。故此,必须以法令制约,正如修炼界的法则一般,唯有依靠法规才能有效抑制剥削,为凡人留下修炼与生存的空间。至于难以逾越的资源积累,则应顺乎大道,顺其自然。
于是,朱高炽向古宏投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暗示他提出增加江南地域修炼资源税赋之议。
国家犹如一座运转有序的阵法,具备强制执行之威能。只有借助法则之力,方可扼制掠夺修炼资源之事,赋予百姓更多的修炼与发展机遇。
至于关乎天地造化的修炼资源与农田土地,二者皆为国家兴衰之关键所在,断不可偏废其一。江南地区的纺织产业修炼趋势虽如洪水猛兽,难以阻挡,然作为一国之君,当顺应其发展壮大之规律,而非强行逆转,否则便是阻碍修炼资源的生成流转。
“苏州府虽繁荣显赫,然而这辉煌的背后,终究不过是商贾豪门与地方宗族的领地罢了。” 老爷子语重心长地道。
“倘若我大明田土荒废,何处寻觅五谷杂粮?莫非要依赖他国施舍?大明农业底蕴深厚,乃国之根基,轻视则自毁长城。”
此言不仅仅是对满朝文武的质询,更是对整个大明江山未来的深深忧虑。
“近年来灾厄频发,朝廷虽尽力救援,然并非每次都能及时到位。若百姓家中备有余粮,抵御灾厄之力便将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