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火炮轨道

“给勇士营配上红衣大炮。”

“把一面城墙和铳台的士兵撤下,用红衣大炮轰击。”

这番话让徐光启彻底惊了,说道:

“陛下,建虏没有红衣大炮。”

“不能这样给勇士营增强实力。”

朱由检瞥了他一眼,还看了下以为自己偏袒御营的群臣,淡淡道:

“建虏正在仿造红衣大炮,以后守城时必须把这个因素考虑在内。”

“辽东丢失之后,大明打造出宁锦防线,暂时遏制住了建虏。”

“但是你们也不要以为建虏在睡大觉,他们一直在摸索破城方法。”

“根据锦衣卫线报,建虏在积极仿制红衣大炮,很有可能在两三年内成功。”

“若是这几年大明不能做好应对红衣大炮准备,未来就可能再次被建虏破城,面临建虏威胁。”

(天聪五年正月,即崇祯四年正月,后金仿制成第一门红衣炮。八月大凌河之战爆发,十月用红衣炮攻陷于子章台,大凌河城的祖大寿等人杀何可纲投降。孙承宗真是倒霉,大凌河城早一两年修建,后金没那么容易攻破)

这一番话,让群臣尽皆心惊,想到了宁锦防线未成时,京城风声鹤唳的景象。

徐光启此时也明白了,皇帝为何急着发起己巳攻势,一刻也不想耽搁。

实在是大明进步的同时,建虏也在进步。如果不能抓住战机,形势会越来越不利。

所以,他也不说什么劝谏的话语了。

看着御营士兵,把六门红衣大炮拖过来,对着棱堡轰击。

棱堡上同样装备有红衣大炮,按理说能够反击。

但是皇帝之前已经命士兵撤下了,此时是试验棱堡的防御力。

徐光启对此还是比较自信的,认为以京西棱堡的坚固,红衣大炮也摧不毁。

最终的结果也如他所料,京西棱堡在红衣大炮的轰击下,仍旧非常稳固。

只是城墙上的台垛,有些被轰塌了。

如果有士兵在上面守城,估计免不了伤亡。

朱由检见此情景,眉头微微皱起。

尤其是他从望远镜上,看到一些守城士兵的惊慌神色后,眉头就皱得更紧了。

棱堡固然是很坚固,但是守城的士兵如果意志不坚定,那也不可能守下去。

所以他向徐光启道:

“有没有防炮的办法,更好地抵御炮击?”

“若是被动挨打,士兵害怕之下可能会守不住。”

作为一个完善的防御体系,棱堡当然有相应的办法,徐光启道:

“可以在棱堡外挖壕沟,在城墙的对岸堆起一道斜坡。”

“有这个防卫的斜坡在,攻城一方的火炮,很难在坡下直接攻击城墙。”

“城墙上的火炮则能瞄准斜坡攻击,更加便于守御。”

(用大炮轰击古典城墙很方便,棱堡低矮的城墙和壕沟、防卫坡,能有效防范炮击)

这是棱堡的城外防御设施,京西棱堡现在还未修建。

这也是徐光启认为现在的棱堡不完善,最好再等几个月的原因——

实在是皇帝要求的时间太紧了,很多细节都没完善好。

像是这个防卫坡,之前不知道建虏即将有红衣大炮的徐光启,就没想过修建。

朱由检听得不大明白,也不知道火炮为何在坡下,就不便于攻击。

但是在徐光启派人挖了一段壕沟、堆起防卫坡后,他很快就明白了。

原来此时的火炮俯仰角度有限,被这个斜坡阻挡,就很难对城墙直接瞄准射击。

曲射技术同样不成熟,很难精准地落在城墙上。而且即使炮弹曲线落在城墙上,对城墙的破坏也有限。

所以这个防卫坡,对防御火炮攻击颇为有效,还便于发挥己方火炮的威力。

朱由检看明白了之后,当即就下令道:

“壕沟和防卫坡不错,大凌河堡外面也要修建。”

“一定不要小瞧建虏,他们的进步速度快着呢!”

对建虏这个蒸蒸日上的势力丝毫不敢小瞧,朱由检知道他们的潜力。

即使建虏还没有仿制成功红衣炮,朱由检也要考虑辽东城堡防范红衣炮的能力,免得将来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