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林月娥踩着点儿上桌,全程都吃得很安静。
大伯母多看了宋吱一眼,忍不住问:“怎么想到要去摆摊?要不你跟秋实去东家村绣鞋面?秋实和珊珊两个人,说是手脚快的时候,一天能挣三毛钱呢!”
秋实是大伯母的二女儿,而黄珊珊则是林月娥的女儿。
两人平日里走得很近,这次暑假就一起去东家村做手工活,中午也吃东家的,没回来。
宋吱没应。
八零年代,农村人是低廉劳动力的代名词。
很多手工活层层剥削下来,赚的都是辛苦钱,来钱也特别慢。她并不想去浪费那个时间。
大伯母见宋吱没吱声,又语重心长说了句:“女孩子家去摆地摊,名声不好。”
“没事,反正我现在名声也不好。”宋吱大口咬着番薯,无所谓地耸肩。
八零年代中期,还没兴起下海热。人们骨子里保留着传统思想,认为做生意上不了台面,下工厂、下地干农活才是正途。
女人做生意,更是会被看不起。多数女人摆地摊卖吃的,下面条什么的,也以婆娘居多。都是要到结婚后,生活所迫才出来营生的。
所以像她这样摆地摊的,多少会影响嫁人。可宋吱不在乎,她知道以后人们会改变这个观念。更何况她靠双手和脑力赚钱,并不觉得丢人。
奶奶看了大伯母一眼:“她爱去就去呗。你瞎好心个啥劲。”
奶奶向来重男轻女,觉得女孩子始终是要嫁出去的,不值钱。只要能在嫁出去前,榨干最大的价值就够了。
加上不喜欢宋吱的妈妈,她向来连带着宋吱也喜欢不起来。所以,宋吱名声好坏,她都不在乎。
大伯母悻悻闭嘴,因为连生了两个儿,没有底气,也不敢横。
宋吱收起桌上的碗筷就往厨房里走,懒得理大伯母。这个大伯母看似对谁都嘴上好心、善良,其实心眼很小,巴不得别人都过得不如他们家。
前世,宋吱的爸爸宋河被林月娥的前夫打到生病住院。宋吱跑去借钱,大伯本来都要拿出点了,结果愣是被大伯母以给秋实准备嫁妆为由给拒了。
所以,怪不得宋吱对她没啥好脸色,不冷不热的。
宋吱收拾妥帖就回到老房子里去住。她躺在床上,下意识就摸起脖子上的白玉,念了口令进入空间,轻车熟路地给葫芦地浇水。
她用葫芦瓢舀水,灌溉。水溅出来,落在肌肤上,清清凉凉的,很是舒服。
宋吱喝了一口,觉得这溪水比平日里村里的水更清凉、甘甜,忽然就灵机一动。
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