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因为书院中不知哪个大聪明曾经提过,这人脑过了十三岁,他的思想就定型了,再教也不好教了,故而超过十三岁的,他们就不要了。

因为年龄和银子的限制,使得苍南山书院在为社会输出一届届优秀学子的同时,又收到不少诟病,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存活,并日益壮大,成为了与公办国子监一样强大的私立书院。

原主程从衍在九岁的时候,参加过一次苍南山论文会,虽没有一举取得第一的成绩,但也是就此名声大噪,在南方文坛颇取得了一定地位。

不少人都认为她一定还会参加下一届的论文会,搏个第一的好成绩,就此稳住自己不可动摇的天才名声,而程渺渺却显而易见地两手空空,什么都没准备。

江舟子代表广大吃瓜群众问出了大家最好奇的问题:“你为何不参加?”

“参加论文会的人,无非两个目的,一搏名,二逐利,随王世子觉得我若想去苍南山书院,缺那五百两银子吗?”

“这不是废话。”

程从衍可是侯爵府独子,乾安侯府自大启立朝伊始就存在,那累世的财富,区区五百两,不过洒洒水。

“那名声呢?三年前的我,如今的我,真的还缺这个名声吗?”

对于一个已经做到东宫伴读日后必然走上仕途的人来说,似乎也的确没必要硬去文人堆里搏名声了。

江舟子却觉不满意,“那这样,本世子岂不是就少了跟你同台对擂的机会?”

程渺渺有些意外:“你去参加了论文会?”

“是啊。”江舟子一划额前飘逸的刘海,自信道,“不说别的,过初选那必不是问题,本世子今年做律诗,那几个博士老头都说很有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