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隋第一份报纸。

除了这各处的衙门门口,那些文人雅士聚集的场所,什么青楼,妓馆,勾栏,酒家

总而言之,但凡是读书人喜欢去的地方,到处都是这些孩童在拿着报纸叫卖着。

这些人,可从来没接触过报纸,因此,不少人都争先恐后的购买着。

在加上,这报纸一份只需要一枚五铢钱,因此,不少不识字的百姓,也加入到了抢购的行列当中。

看如今这火热的销售场景,可以预料,李牧事先印刷的三万份报纸,压根就不够销售的。

这些个官员,士子,儒生买到了报纸之后,那都得拿出来看了。

不看不要紧,一看这份报纸,顿时那就傻眼了。

刑部尚书崔进九十岁的老母为何横尸街头

薛道衡府上数百头母驴为何半夜惊叫

苏夔府上丫鬟的肚兜为何频频失窃

裴蕴为何整日流连青楼

这一切,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是性的爆发,还是饥渴的无奈

让我们一起关注,大隋周报。

在这个缺乏娱乐活动的大隋,这些每日往返于各自衙门和家中两点一线的小官吏。

他们那里看过这样的东西,这玩意也忒刺激了吧。最关键的,这上面写的这些人,那可都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啊。

虽然这上头写的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胡编乱造的内容,用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一眼假。

可即便是这样,这些小官吏也都是看的津津有味。毕竟,这种编排自家上司的东西,给谁看着也觉得得劲。

这些小官吏看着这大隋周报上的内容,一个个不由的抿嘴偷笑。他们那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这都是大隋朝的干部,一般是不会轻易发笑的,除非实在是忍受不住。

这些官吏们是偷笑,毕竟都是编排自家上司的,想笑也不能名目张胆的笑。

但是,那些尚未进入仕途的儒生就不一样了,看到报纸上记载的这些内容,他们实在是忍受不住了。一个个不由的扬天长笑,这大街之上,到处都是“哈哈,哈哈”的笑声。

太损了,这报纸上的内容,简直是太损了。

可以这么说,这山上的笋都让李牧给夺完了。

大兴城。

大理寺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