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催人泪下

这种事情,让人忍不住由衷的产生一种自豪感。

而接下来的板块,是祖国山河。

这一次,苏长生讲的是泰山。

作为五岳之首的泰山,并且还配了一首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绝大多数的百姓,自然是看不懂的。

许多人,甚至直接略过了这首诗。

但是哪些书生或者是文臣,看到这首诗的时候,无不拍案叫绝。

这首诗,必可流芳百世啊!

我大唐,到底何人有此诗才?

而这些文人,心里自然而然的就浮现出一个答案来,苏先生。

再看作者,没错,果然是苏先生写的。

这篇介绍泰山的文章,介绍的可不仅仅是泰山。

而是先从孔圣人孔子介绍起,然后介绍了一番儒家文化。

然后才是详细介绍泰山,写泰山如何雄俊,如何奇伟,有多少景致,有什么美景。

在接下来介绍的,就是泰山的人文文化和历史地位了。

从三皇五帝开始,就有许多帝王在泰山封禅。

正因为有如此厚重的历史底蕴,泰山才能牢牢坐稳五岳之首的位置。

这篇文章,详略得当,描写栩栩如生。

便是从来没有去过泰山的人,看过这篇文章之后,眼前也能浮现出泰山的模样。

即便是哪些百姓,都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听得懂这片文章。

听完这篇文章之后,能让他们都忍不住有种想要去爬一次泰山,欣赏一下泰山景色的念头。

这篇文章,是苏长生写的。

或者说,这一期的报纸,除了第一篇和第三篇之后,剩下的全部都是苏长生的手笔。

这篇介绍泰山的文章,是苏长生结合了后世许多介绍泰山的文章,综合起来的产物,文笔什么的,自然是不消多说的。

但是用的是白话文,这一点,却是让许多文人不喜。

只觉得苏先生用文太浅显,太粗鄙了。

这遣词造句,简直如同乡下农夫说话一般,太过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