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赶制中,先防盗顶一下,凌晨2点再刷新。大家不用等了!】
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千秋,但日本茶道不应该是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延续,而是中国茶文化在日本的又一新生。只是无论中国茶文化还是日本茶道,都是在精神的追求,想必也都离不开“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细雨寒时闲作草,竹炉汤响细分茶。”对于宋人来说,茶不是一时兴起的文人雅致,而是成了一种生活的需求。《清平乐》中我们常常看到他们交谈时喝茶,下棋时饮茶,就连闲来无事,也捉二两青黄,闲看燕子低飞。
古时有云:茶兴于唐而盛于宋。没有哪个时代的人能够像宋人一样,将茶视为一种惬意的生活艺术,且连茶的存在方式,也不同样。《宋史·食货志》中记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
只是当时的散茶还藏于草长莺飞,直至朱元璋下旨:“罢造龙团”后,才成为主流,在此之前在此,片茶点茶的细腻,才是饮茶的主流。
片茶,点茶
《清平乐》中赵祯与晏殊喝茶之时,赵祯用茶壶泡茶,但其实历史上,宋朝人喝茶用的是“点茶法”,并不需要茶壶,在这点上,《知否》更加细致。
而泡茶的方法,元明之后才出现,这也说明方文山为周杰伦写得歌词“陆羽泡的茶”是不严谨的,茶圣陆羽是唐朝人,唐在宋前,又如何流行泡茶?
宋人的茶,多是蒸青团茶,要想喝上这种茶,费的功夫可不少。根据赵汝砺《北苑别录》记载,其大概的制作流程为:采茶,拣茶,蒸芽,榨茶,研茶,造茶,过黄七大工序。
茶得采早茶,五更天起,辰时携露归,采茶之法,须是侵晨,不可见日,而采摘回的茶,要分小芽,中芽,紫芽,白合和乌蒂,不同的形状制作不同的茶,接着是蒸茶,“过熟则色黄而味淡,不熟则色青易沉,而有草木之气。”
榨茶则是小榨和大榨的流程,须“彻晓奋击,必至于干净而后已”。研茶时,“水胜雪,白茶以十六水,下而拣芽之水六,小龙凤四,大龙凤二,其余皆十一二焉”,不能多,不能少,接着开始造茶,压紧造銙,最后才过黄烘培。
蒸青团茶的细致也使得点茶须以细致相配,宋人的讲究是人们难以想象的,就比如苏东坡。他不仅是吃货,还十分爱茶还夸茶似佳人:“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他一生颠沛流离,陪着他的不仅是吃,还有饮,他爱茶,特别是好茶,一首《汲江煎茶》道出其中的情感。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大瓢贮月归春翁,小勺分江取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经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极具闲情雅致的东坡学士,怎会在点茶上不下功夫?
点茶前将片茶放入茶磨中细磨成粉茶状,不能急,慢工出细活。之后将茶粉放入茶盏,加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看起来粘稠便可,不过也须慢慢调和,不然会茶粉结块。
汤花的制作也是必不可少,一边注入沸水,同时还要茶筅旋转搅动,注水时要轻而缓慢,茶筅搅动也快慢有序。想要喝上一口茶,其中的功夫可真不少,难怪喝茶养性。
茶文化的兴起
一个人喜欢或可称之为牡丹中取草,喜好怪癖,可一群人的喜欢只能说明那就是“牡丹”。东坡学士的怪癖不少,可这茶却不是怪癖。
身为艺术家却兼职皇帝的徽宗赵佶对茶也甚是喜爱,还著有《大观茶论》,文中的赵佶不像是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反像是个街旁桥头,细细磨茶的老人。“本朝之兴,岁建修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且“采茶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
仁宗时的大书法家蔡襄,哪怕官至礼部尚书,也留下一部《茶论》,将自己的茶道泼墨天下,虽说贡茶与民茶有别,可丝毫不阻碍爱茶蔚然成风。
北宋年间的都城汴京,凡是闹市区和居民集中地方,茶坊鳞次栉比,不仅有专供仕女夜游吃茶的茶坊,还有商贩、大众百姓拂晓前进行交易的早市茶坊,人们在茶坊中饮茶攀谈,在《清明上河图》可见一般。
吴自牧《梦梁录》里则专列“茶肆”记载杭州的盛况,“夜市与大街上茶肆林立,游玩的人很方便喝上一碗,大小茶楼中总有富家子弟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