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强敌高干,准备就绪

呼厨泉的话他们可以不听,高干的面子大家却是不得不给的,毕竟高干的背后还有袁绍,大家现在已经押了袁绍赢了,自然只能跟着一条道走到黑了。

当然,说好的河东郡打赢之后肯定得给他们,他们也不一定就想在河东放羊牧马,但大肆劫掠一番刮地三尺还是想的。

高干命令部将邓升担任护匈奴校尉,命令匈奴各部各出勇士,以汉人官吏充当军司马及各部屯长,凑了两万匈奴骑兵,以为精锐,这才重新对韩信岭发起了进攻。

说来,此时的高干比原本历史上的高干其实是要强那么一点的,因为原本历史上高干真正使得上劲儿的,主要还是靠上党一郡之地,此处毕竟是冀州门户,袁绍借着打黑山贼的机会将这里也清理了一遍,是高干可以在这里进行相对比较深入的治理。

而太原郡的情况就相对更复杂了一些,这地方,世家大族太多了,而且并州因为胡汉同居,形势其实比其他州郡更加复杂一些,以至于这边的世族几乎都有些豪强化了,各自所占的土地、奴婢、佃户无数,本族人口也多,都有着那么点门阀的趋势。

比如阳曲郭氏、祁县王氏、阳邑令狐氏、祁县温氏、以及大名鼎鼎的郡望,可以称之为大汉最最顶级世族的晋阳王氏,又被称之为太原王氏!(祁县王氏似乎同宗,对外也称自己太原王氏)

太原毕竟还是袁绍的治下,这些已经有了门阀趋势的豪强可以说正好是刘协历次改革都比较受冲击的一方,尤其是在吕布对待汝南袁氏,不管杀对杀错,在不可放过一个的核心思想之下一共杀了四万多人的情况之下,一时都有点被吓住了。

这特么确实是有点不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儿了,至少对东汉这些世族豪强来说,有点突破他们的想象力了。

而建安大典么,除了太原王氏出了一个王邑算是勉强赶上了末班车之外大家都有点赶不上了,而且比学问他们自认也比不过颍川那帮牲口。

恰好,袁绍建赵之后对他们这些人都挺友好的,比如原本的雁门太守郭缊就在袁绍的命令下改任了太原太守,自己守自己家可还行。

因此这些人你要说对袁绍有多么的忠心吧,肯定也不至于,毕竟他们也没进袁绍的核心幕僚圈子里,严格来说他们只是进了高干的核心圈,但是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并不过分的帮袁绍出出兵,缴下粮,这肯定是没问题。

因此,高干在秋收之后很快就聚拢出了八万兵马,不但作为匈奴的后队为其提供支援,同时亲自率军直扑天井关,做出一副要攻打河内郡的架势,却也是相当的恶心了,这导致现在并州的这一西线战场上赵国算上匈奴所投入的兵力居然一点也不比冀州主战场所投入的兵力小。(原本历史上高干是五万精兵南下,这个数字并不夸张)

与此同时,原本计划要支援河东战场,甚至准备作为反攻冀州主力的南阳屯田兵团虽然同样完成了秋收和整军,但毕竟距离相对有点远了,再加上兵马未动粮草要先行的军事规则,他们抵达战场的时间至少要比高干要晚一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