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李靖、李绩和侯君集等人,纷纷表示要出兵解决高句丽。

他们是带兵的将军,立功的最好地方就是战场。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至于国库财力、百姓民生等问题,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

在面对高句丽的问题上,文武大臣的意见难得统一。

“嗯。”

李世民微微颔首,接着说道:“既然大家一致决定征伐高句丽,大家说说这仗该怎么打?”

“什么时候打比较合适?”

高句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如果没有周全的准备,导致战斗失利或者陷入僵局,便会拖垮大唐国力,很容易把大唐拽入深渊。

到时候百姓民不聊生,便会激发阶层矛盾,从而走上前隋的老路!

群臣考虑了半晌,还是房玄龄先发表个人看法。

“如今已是七月,调兵遣将,征集粮草以及其他作战筹备,最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最快也要十月才能出兵。”

“而高句丽到了十月,天气已经无比严寒,再往后大雪封山,天气更加凛冽。”

“如果今年征伐高句丽,我军将士就要顶着冰雪作战,粮草补给也是个大问题。”

“因此臣以为,明年初春冰雪融化之时,出兵最合适。”

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不是脑子一热,点齐兵马硬上就能打胜仗。

况且,大唐收拾高句丽占据着主动权。

什么时候准备好,什么时候再去收拾它。

一点也不着急。

李世民把目光转向其他人:“你们可有不同的意见?”

其余大臣互相看了一眼,纷纷拱手说道。

“我等认同房司空所言,明年开春出兵!”

在李世民的智囊团里,所有的作战计划,一直都是房玄龄和杜如晦制定。

杜如晦死后,基本都是房玄龄出主意。

李靖也好、李绩也罢,他们这群武将大多负责作战执行而已。

长孙无忌虽然也能出出主意,但大部分时间都是房玄龄作为主力。

“好!”李世民脸色严肃地点了点头,随即说道:“既然出兵时间已定,大家再聊聊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