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中,姜陵甚至还听到了有人打鼾的声音。
这些人是写得头昏脑涨后才休息的,他们通常依靠考场报时的敲锣声惊醒。
姜陵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咬了一口文院提供的烙饼,这是考生们的午饭,除此之外还有一碗白粥——
说是白粥,但姜陵望着碗底那聊胜于无的米粒,觉得它更像是米汤,幸好喝完可以再添。
休整时,姜陵想起了中午来送饭的毛昌平。
他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对待姜陵就像对待其他考生一般,放下了东西就走了。
回想起这一幕,让姜陵的心里升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必须快点写完。”姜陵心情异常凝重,三下五除二对付完这顿午饭后,他连忙翻动试题,开始作写“诗赋”的部分。
今年县试“诗赋”选中的众圣作品都是姜陵的老熟人了。
一篇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篇则是诸葛亮的《出师表》,均是要求默写全文。
姜陵没有丝毫停顿,提笔沾墨,直接书写。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