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朱雄英的分量!

朱元璋很有发言权,喝道:“吊抽倭夷根本不在话下!”

“况且咱国朝的大船已经造出几个,就算硬撞,也能将倭夷的船给撞翻咯!”

说这话的时候,朱元璋刚毅的脸上带着浓烈的不屑。

他根本就没将东南海岛上的弹丸之国放在眼里,至始至终都没正眼瞧过倭夷。

这也是为什么老爷子听说东南吃了败仗,才会如此动怒!

大明打过不少仗,有旗鼓相当的,有倍之于敌的,有半数于敌的。

可哪一次大明不是大胜?

北方塞外的虎狼,大明虎贲都能轻而易举的拿下,在东南却摔了跟头,这能忍?

朱雄英点头,对这份大国自豪感,家国强盛的自豪感很是动容。

他道:“既然如此,东南还是吃了败仗,这不是很滑稽?”

朱元璋哼道:“那是他汤家后人无能!”

朱雄英摇头:“恐怕不是,汤家人在东南海防了十几年,一场仗不可能战败到这种程度。”

朱元璋急道:“那究竟咋了么!”

朱雄英道:“爷爷阿,我做个假设。”

“假设东南有那么一群百姓,在给倭寇引路,给倭寇藏匿,给倭寇透露咱大明海军的动向……”

“如此一来,咱还能打胜仗?”

朱雄英说完,弯腰给老爷子和汤和泡了两壶浓茶。

两个老人愣在原地,一言不发,脸色惊疑不定,默默的看着朱雄英。

现场有些沉默。

老爷子的脸,比刚才还要铁青。

“扯啥呢!”

朱元璋不高兴的道:“咱大明百姓,怎会做了奸细?扯淡!”

老爷子将一颗赤忱之心,全部放在治理百姓身上。

他自信自己对百姓足够的好,他自己一贯省吃俭用,可他从来没亏待过任何百姓。

大明十五个布政司的百姓,朱元璋都一视同仁,从没有亏待哪一个布政司。

一心向明月,明月为何会照沟渠?

朱元璋想不通,也不敢苟同。

朱雄英微微笑了笑,道:“爷爷,我知道您对百姓抱有很大的期望,咱大明百姓也没辜负过老爷子,没辜负过咱皇帝,更没辜负过大明朝廷。”

“可是这事儿除了这种解释,还有什么可能?”

朱元璋没好气的道:“讲不通!东南沿海百姓为啥要这么做?”

朱雄英道:“恐怕不止是百姓,更多的应该是东南商人。”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禁海啊!他们需要在东南,让大明吃一场败仗。”

“如此一来,朝廷的文官们才会知道海防的重要。”

朱元璋眯着眼:“为什么?”

朱雄英慢条斯理的解释,一字一顿的道:“因为这样,才能……走私!”

“我们大明内陆的丝绸,在国内卖,上品的丝绸一段一两纹银,可要是出海,在海外能卖到九两!”

“如此大的利益驱使之下,东南的商人集团,一定是不愿意让国朝将国门打开!”

“国门不打开,他们走私的利益才能最大化!如果国门打开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去海外做生意,他们如何敛财?”

当财富累积到一定地步,商人必定会要话语权。

有了话语权之后,他们还会要更多的权力。

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其实也不见得都是坏事。

但坏就坏在,他们会用手中的钱换权,用这种权再去换取更多的钱。

当手里有了权力,有了财富,他们要的就是凌驾于律法之上。

从古至今,这种社会发展的规律都没有变过,从开始的学而优则仕,到后来逐渐成为商而优则仕。

朱雄英沉默了一下,他发现老爷子脸色更加不好看,就连汤和也没有了方才惶恐之色,取而代之的是满脸愤恨!

朱雄英看着朱元璋,道:“大明海军不会无缘无故吃了败仗,十余儿郎受的伤,总该有人血债血偿。”

“爷爷,你若是动怒,若是罢了汤晟,亦您杀了汤晟,或许才真的中了背后一些人物的奸计。”

“他们既然敢冒这么大风险,对汤指挥使下手,对明军下手,那就说明,烫指挥使已经危害到他们的利益了!”

“此事……要慎重!”

朱元璋听完,脸色渐渐平静下来,目光有些深沉,沉默的久久不语。

汤和在一旁听着朱雄英慢条斯理的分析,看着朱雄英从容自信的脸庞,心里有些感激,又有些唏嘘。

自家的子孙,哪有一个能达到他的这番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