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儿子儿媳说服了,想着这是皇家自身的事,也没必要到处征求意见,孙儿想尽孝心,难不成还有错吗?又何必看别人的脸色,听别人的意见呢?
从后宫回来,太子非常兴奋,马上又带着太子妃先去拜访燕王和越王。
燕王被封为当朝太傅,越王则封为太师,他们两个都是太上皇赵佶的亲弟弟。
将这件事一说,两位王爷当然是双手赞成,并愿意鼎力相助。
太子亲自登门跟他们商量这件事,让两人都脸上忒有面子,而且他们都认为太子已经成年,会逐渐成长起来,迟早是要登基为帝的。
能够跟太子结好关系,对将来两家的前途那也是有莫大帮助的。
越王赵偲的女儿赵宝珠更是积极,拉着太子妃的手要跟太子妃一起帮太子办好这场天宁节的庆贺。
太子妃当然答应了,得到了越王和燕王两位王爷的支持之后,太子更是自信心爆棚。
随后他在太子府召见了宰执李纲和宰相赵鼎,向他们通报了这件事。
一听这件事,李纲不由皱起了眉头,他沉吟片刻,拱手道:“殿下,这件事恐怕还得慎重,最好能够禀报官家,由官家裁决,擅自给太上皇庆寿,只怕不太妥当。”
这样的事当然不妥当,皇帝不在家,给太上皇做,那是要接受群臣朝拜,还要接见各国使臣的,那是皇帝才有的荣耀。
虽然太上皇也是皇帝,可毕竟是不管事的皇帝,何况现在正是战争的紧要关头,虽然大宋疆土内基本上已经没有战争,把仗都打到海外去了。
但毕竟皇帝御驾亲征,这时候最忌讳的是另外冒出一个权威来。
一山不容二虎,若是把太上皇给推上去了,会不会影响皇帝赵桓的权威?
李纲当然每件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维护皇权,维护皇帝赵桓的绝对统治,而这件事对维护官家赵桓的皇权不仅没有裨益,还会给群臣传达一个太上皇要出山的错误印象。
李纲老于事故,一下就猜到了是太子想利用这件事来造势,树立权威。
但是这件事又不能明着反对,因为这是朱皇后做出的决定,他身为枢密使无权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