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实习制度的推行

“陛下,臣以为,对这五位天子门生,应当根据其各自所长,委以重任。李逸文采武略兼备,可任翰林院编修,兼领兵部侍郎,以发挥其文武双全之才;

杨进精通政务,可入内阁为助理,学习国事;左明哲学识渊博,宜入国子监,培育后进;秦天骁武艺高强,可领边疆要职,守卫国土;

赵无极机智过人,适合外交使节,沟通邻国。”老臣的一番话,条理清晰,考虑周全,赢得了殿内一片赞同之声。

晋愍帝听后,微微颔首,眼中闪过满意之色。“爱卿言之有理,暂且先行退下,稍后朕会考虑爱卿之言。”

工部尚书张霖则补充道:“至于三甲之后的百人,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专长与表现,分别安置于各部各司,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成长。

比如,擅长文治者可以安排至礼部、吏部,精通武略者则可考虑边防军营或是禁军中锻炼。”

户部尚书王导点头赞同,并提出:“此外,为了激励士气,彰显公正,臣认为应该给予这批青年才俊一定的职务与俸禄。

让他们感受到朝廷的重视与信任,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国家建设之中。”

晋愍帝认真倾听着大臣们的建议,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深知,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合理配置与培养人才,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

在综合考虑了各位大臣的意见后,晋愍帝做出了决定:“诸位爱卿所言极是。对于李逸等五位天子门生,朕决定暂时先授予他们翰林学士。

同时可让他兼任御前侍卫,以示对其文武双全的嘉奖与期待。至于三甲之后的百人……”

晋愍帝话说到一半看向了沐辰,出口询问道:“沐爱卿,你可有不同意见?”

沐辰闻言,微微一愣,他没想到有了诸多大臣的意见,晋愍帝竟然还要询问自己的意见,这不是把自己架火上烤。

无奈之间只能整理思绪,并恭敬地回答:“陛下,臣以为,诸位大人所言皆为良策,也对这批才俊的重视与培养。

但微臣觉得,这些才子佳人虽然都是佼佼者,可从未涉足官场,缺乏实际经验和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