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心里很清楚。如果自己灭袁尚的过程中,刘备没有趁机背刺、没有多拿回三个半郡,而是坐视自己彻底消化袁家的大部分地盘。
那么,消化完之后,自己和刘备的纸面人力实力对比,应该还是在七三开以上的。
但是,刘备趁着他灭袁尚,背刺拿下三个半郡,一进一出就是六七个郡的差距,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州的实力差被缩短了。
现在账面上估计,自己大约占了天下一半的耕地和人口,刘备也能占到天下的接近三成,
刘璋张鲁能占到一成,刘表剩下半成。还有袁谭直接控制的半个幽州、半个渤海郡,和青州最北部数郡,加起来大约也是天下人口耕地的半成(青州的北海、东莱等地,已经被刘备军蚕食实控了,袁谭实力大损,已无力防守那么大地盘)。
剩下的马腾、韩遂、公孙度等辈,基本是忽略不计的,他们的人口,放到中原也就是一个大郡的水平,还不配上升到州级。
当然这个算的只是人口和经济实力。如果算军事实力,这些边地诸侯的实际战斗力,往往是高于其人口所应表现出来的实力的。因为边地战乱频繁,民风彪悍,哪怕穷苦一些,吃不饱饭,但平民尚武的比例很高。
在刘备的直接控制人口,已经超过曹操朝廷的一半的情况下,加上诸葛兄弟带来的技术加持和生产管理加持,再坐看双方和平种田,曹操觉得自己没有必胜的把握。
单纯的等,是没有前途的。
所以,他也就把这个问题抛到了明面上,让郭嘉、贾诩必须拿出一个思路来:劝我退兵可以,让我给部队一年休整期,恢复一下,这也可以,但不能没有长远规划。
跟刘备休战期间,必须给朝廷想到新的扩张方向,挑些软柿子捏,确保朝廷的实力会一直膨胀,保持增长。
郭嘉也明白曹操的意思,就斟酌着献策:“属下以为,今年退兵之后,可以先休兵养民一年,这是必须的。跟袁绍、袁尚父子连年鏖战,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百姓士卒不得休息,已经紧绷到了极限。
一年之后,朝廷可以考虑更加重用马腾、许以他难以想象的高位,换取马腾为朝廷出力,与朝廷合兵平灭韩遂,由朝廷的军队直接控制陈仓道与陇山。
然后,可拆分凉州与三辅为雍、凉二州,然后先佯装许诺马腾世世代代永镇凉州,换取马腾驻军陇西,不要掣肘朝廷。随后,朝廷大军便可由陈仓道、褒斜道数路并进,讨伐汉中张鲁。
汉中张鲁若得,则可顺势下益州全境。刘璋孱弱,必不能守,若得益州,则朝廷得强秦全土,并三晋之地,以抗刘备、刘表掌握的齐楚,必能以上游之利,终定胜局。
毕竟昔年战国之势,秦灭三晋之后,再攻齐楚,则齐楚必亡。
如今刘备之所以能有一个稳固纵深的后方,都因为南方有江淮天险,北方水军孱弱,不能逾越。一旦我们得了蜀地,便如全盛之秦、对楚坐拥上游之利。长江之险,秦楚共有。”
郭嘉话中只提到了战国六雄的地盘,没提到燕。如今的燕、代,自然是曹刘平分,曹操拥有代地,刘备(袁谭)拥有燕地东部,就当是互相抵消,暂时不用考虑。
曹操顺着思路想了想:“退兵之后,养民休整一年,然后先灭韩遂、再灭张鲁,这两件事情,倒是有可能一年内完成,张鲁和韩遂都不是什么强敌。
但要同一年内灭刘璋,实在是不可能,蜀道艰险,除非是刘璋直接胆寒、不战而降,否则灭刘璋至少要拖到第二年了。刘璋若是受到我军威胁,到时候向刘备求援,岂不是我们帮助刘备找到了入川的借口?”
郭嘉:“就算如此,朝廷也不能因为怕送给刘备借口,就不剪灭其他诸侯,如今天下二分之势已成,朝廷不取之地,必迟早为刘备所取。刘备顾碍名声不敢取之地,也迟早必为朝廷所有。真到了那一天,大不了在蜀中与刘备比拼速度,看谁能先拿下蜀地。
而且,我军休整一年这个计划,也不是严格定死的,完全可以随机应变。如果刘备在未来一年内没有任何扩张举动,那我军也可以安心休整。
如果刘备对其他诸侯另有异动,那就说明刘备能用于偷袭朝廷的兵力也会减少。那我军也可以少留些兵马提防刘备,提前对韩遂下手。”
曹操想了想,还确实是这个道理,心中对于不得不从谯地撤军的郁闷,也就消散了些:
“也罢,就暂时依奉孝所言,休兵养民,徐图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