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这东西如果不孵的话,倒是可以放一段时间。”看着哲子哥笑眯眯的脸,整天干活也不要求别的,柳爻卿忽然感觉自己有点儿没关心哲子哥,便道,“找人做几个木盒,一个空格放一个猕猴桃的那种,送去那边吧。”

自然指的是京城。

叫木匠,一天功夫就做出一个个方格子木盒,还有个挺合适的盖子,用暗扣扣住,非常精妙。

柳爻卿也不是小气的人,捡了硬邦邦的猕猴桃,外面裹着柔软的玉米皮放到木格子里,这样不怕碰,统共装了三大一小四盒,连带着一封信托人捎去县里。

也不知啥时候杜县令跟阿婆一家搭上了,杜县令派了个人,平日里闲着没事就守城门,但是他不在守卫管教之内,偶尔也会跟阿婆一家聊聊,主要是为了等柳爻卿托人捎口信或是捎东西啥的。

往年还有不明真相的杜家人,偶然听说杜县令赖在上南县,一下就是很多年,都笑他目光短浅,不知道依靠家族给自己谋职,现在却恨不得把自己说过的话吞下去。

人杜县令哪里是目光短浅,分明高瞻远瞩。

看看现在杜县令托人送来两个木箱,大的那个杜家人是不敢动的,得原封不动送进宫里,但是小的却都心有灵犀,这是上谷村卿哥儿给的跑腿费。

世家大族最是要脸面,这要是别人给跑腿费什么的,他们定是不会接受,觉得太次等。

不过那也是要看情况的,像卿哥儿这样大手笔的给跑腿费,一出手就是神仙酿、新鲜瓜果,都是世家大族都没见过的新鲜玩意,大家是很欢迎跑腿费的。

就说这个小木盒,早叫杜县令拆开看过,发现里面是足足二十六枚猕猴桃,他自个儿斟酌一下,觉得拿六个正合适,便选出六个模样最好看最中意的,又写了封信连带着盒子给自家,叫他们自行瓜分。

这回接了小木盒的小厮是杜家大老爷,他急忙命人看着自个儿的院子,谁都不让进,看完信后忍不住骂道:“好一个芝麻大的县令,竟然敢拿六枚。哼,那我拿五枚好了。”

于是等其他人赶到,只剩下十五枚。

当即就有年纪大的冲上前,得意道:“得尊重长辈啊。”

小辈们纷纷喊,“给我们留点哩,我瞧见了,咋已经少了一半呢?”

去年桃儿酿很是风靡一把,风头不比神仙酿差,虽是合适女子喝,男人们怎能不常常?可越是尝过了,便越是回味无穷,偏偏上谷村的卿哥儿跟铁公鸡似的,一毛不拔,就送出那么一点点来。

今年更是听说猕猴桃可比野山莓好,若是孵软了,酸酸甜甜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