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要是真的只对法家感兴趣,那他们就真的要好好谈谈了。

吕不韦原本都做好最坏的打算了,却没有想到,等他真找到了嬴政的老师,却发现他好像不止对法家感兴趣。

儒家的思想都听得津津有味啊!

因为现实与想象不符,吕不韦虽然没有大惊失色,却悄咪咪地又找了叶孤城,隐晦地问他:“太子对何家学说最感兴趣?”

其实他要是早点问就好了。

毕竟事关嬴政的政治倾向啊,没有人比叶孤城更加熟悉了,但是吕不韦就是更相信自己的眼睛,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叶孤城看他一眼,哪里不知道吕不韦想了什么,事实上,这世界上还真的没有谁比他对嬴政更加清楚了。

毕竟孩子是他从小养到大的啊,小孩子虽然有自己的个性,但是在没有成长起来之前还是很容易受到大人的影响的。

嬴政小时候是表现出了对法家深深的热爱没有错啊,但叶孤城本人也是深谋远虑,又因为后世的发展比谁都要更加清楚儒术治国的妙用,虽然从汉代开始董仲舒提出来了外儒内法的说法,但就算内法,外也是儒,总要在政治的外壳包裹一层甜蜜的糖衣炮弹。

老秦人坚毅刚强,又民风剽悍,但是同样的,无论是在学术上也好,还是精致程度上也好,远远比不上山东六国,这虽然让他们更加强大,但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国力的畸形发展。

能够打天下,却没有治理的好方法,这就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

叶孤城想,这样不行啊,他的境界与国运紧紧相连,更不要说他想要平天下的目的根本不是暂时的统一,而是希望战国之后这个国家真的能够长治久安,起码也要如同大部分的朝代一样,绵延几百年才成啊。

有这样一个目光长远的老师,嬴政自然是从小就受到了各家学说都要汲取,百家争鸣似的教育。

虽然法家是很不错,但是儒家也要好好学啊,剩下的显学一个不落下,有什么优点都要吸取才行。

如此先进的教学理念,吕不韦自然是不知道的,而叶孤城也并没有准备挑战这个时代人的三观。

他们还是将就正统的,如果坚持一个学派的学说就要坚持到底,要不然也不会出现荀子一个儒家大事教出了两个法家集大成者这样的事情了。

要是在现代的话,搞不好会成为儒家兼法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