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没办法,硝酸银不难做,烧碱也还行,但氨气难以制取,银氨溶液根本没法配。后来崔瑛没办法,找了位金匠,把银子敲得极平极薄,平贴在玻璃后面,再嵌一个紧实的框子,也勉强实现了镜子的效果。只可惜,镜子不能做得太大,金匠敲不了那么大的一个平面。

除了妇人们青睐的首饰、镜子,还有一些东西也吸引了掌柜的和小伙计的目光。那是看起来就极鲜嫩的水果,放在透明的琉璃器中,只看看就觉得滋味极好。还有各种花露,只要一打开瓶子,便会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脾的香味儿。

“我看你折腾了半天,最后就那个带冷凝的蒸锅有用。”成寅最近将学生都放出去教乡民了,自己闲得很,也来了琉璃展会。

这真不怪成寅吐槽,做蒸锅最早是为了制酒精,后来用来蒸花露,再后来是做水果罐头,这蒸锅用处实在是太大了。

“好啦,让你的学生好好学,过几天我打算开一场县试,择优录入衙役,可别通风报信,那帮鬼的爪子该剁了!”

第48章 考试

琉璃展会持续了三天,在众人的赞叹下闭幕,崔瑛的琉璃作坊也算是正式开了张。刚刚忙完秋收,农人们又有了空闲的时间。

识字的小孩子又有人被请去算水泥帐了,有些见识的大人则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张雷那里学数算或者送到县学生那里认字了。青壮们有的寻了份挑夫的活计,帮越来越多来六安的商人送货,只要返程时多捎些货品,这一来一回便能赚上好大一笔钱。妇孺们也不清闲,前脚将自家粮食入了仓,后脚冯家便四处招人摘棉桃,轧棉花。人人有事忙,秋收过后除了外地的商人外,竟没有什么在街上闲逛的了。读书的读书,挣钱的挣钱,竟比秋收还忙的样子。

#

“哎,听说了吗?”

“什么呀?”

“县衙门前都贴出来啦,你不知道啊?”

“我又不识字,看什么告示?”

“让你家小子去读啊,县尊要招书吏呢。”

“嗨,我家那小子,到应天去帮人修路去啦,钱给的可比合肥那帮穷佬高。书吏有啥子好的?就那点工食钱,还不如我那小子在外头好吃好喝,挣得还多。”

“也是哦,现在当个书吏又没什么油水,前两天还听东街那个书办抱怨,说县尊盯得太紧了,他连一点油水都沾不着。”

“你听他哭穷,前两天还在赌坊赢了两贯钱,咱们县尊对吃喝在行,但这女色和买扑上嘛,”那汉子摇摇头,“还是个雏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