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然而这个问题是没有具体的答案的,要根据当时实际的情况来分析。”方睿轩又简单地给学生们分析了什么时候要均什么时候要不均。

民不患寡而患不均,但是绝对的平均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相对平均一下安抚民众。而不均按劳分配资源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之后方睿轩又给他们发了新书,打算花上两个月时间将去年学过的两本启蒙读物讲解过后,再开始学习新的内容。

而这些新书,都是方睿轩奴役孔管家给抄的,孔管家早年做掌柜的时候自是练了一手的好字,方睿轩看到后,就物尽其用了起来。

而在方家孔立祥既要当管家又要做掌柜的,还要帮着柳生打理佃户交租管理下人的事情,方睿轩要给学生弄新书和新的读物了,就只弄个样本,其余的都甩手丢给了孔管家,让他来抄写。

一个人干着好几个人的活儿,偶尔还得替举人老爷出面跑腿办理事情,帮朱老头二人办理户籍的事情,就是他跑前跑回给办理的。按照孔管家的贡献拿方家卤肉铺子半成的利润做工钱,其实一点儿也不多。

方睿轩有些自得,用很少的价值,换来了这么一个全能的劳力。

而孔管家并没有觉得多做一些事情有多委屈,每天都是干劲儿十足,自从方睿轩答应帮他寻人后,他唯一想的就是多做活儿,攒上一笔钱,等寻到妻女的时候,好有个准备。无论是赎人,还是安置他们以后的生活,都是要银子的。

“老爷,几个县上的大户带着几位公子来了,说是要入咱们学堂,管家在正屋招待他们,让我来叫您。”

在学堂外等候多时的方光在方睿轩讲完课后,赶紧给他使眼色道。

这次来的四个学生,两个是从王举人那儿转来的,两人在其他夫子学堂上课,慕名而来的。方睿轩有个举人的名头在,为人又公正,对商户学生一视同仁的名声传了出去,相比较下那些肯上进的商家子都想要来方睿轩这里上学。

王举人那里其实还有两三个家境殷实的学生想要转学来方家,但不是被父母否决了,就是要参加今年的童子试,这时候传出去和师长不睦的消息,对他们的前途十分不利。

这四人中年纪最大的十三岁,年纪最小的八岁和沈惠明同岁。

解决了生计问题的方举人,看着这四个身材丰满和沈大海有一拼的家长和一身书卷气的孩子们,不由得一阵头疼。

他本以为宴会上的针对是本地文人欺生,且他对斗诗作文的满不在乎惹怒了他们。后来被沈大海告知是因为抢了别人的生意时,就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当初减少束修,说是为了报答柳家村的收留之情其实都是胡扯,只是怕自己初来乍到的招不到学生,才想出了那么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