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一百五十多年过去,当初方家的人一代代繁衍生息到现在人数上占据了安平村的大半,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耕读之家。

而京城方家的人,当时被战乱波及,如今只剩下那么几个后人,和岭南的方家也断了联系。

今朝建立后,经过太祖和太宗两朝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天下大定后,岭南方家的上任族长,也就是原身的父亲才允许族人出仕,科举做官。

原身更是同龄人之中的佼佼者。十一岁中了秀才,十五岁举人,十六岁打算赴京赶考的时候,母亲去世,出孝后娶了一个妻子,次年生下一子取名方泽宇,当年冬天其父又寿终正寝,只得再守孝三年。

族长之位暂由族中辈分最高的,原身的二爷爷代理。

在原身的儿子两岁的时候,岭南遇到了几十年一遇的旱灾。灾情其实早在一年多年前就在一些小县城开始了,官员为了政绩隐瞒了此事,并且向百姓加收各种税,一时之间民不聊生,官逼民反。

等灾情蔓延到安平村的时候,局面已经控制不住了。原主急忙到县城寻找门路,带族人前去京城避祸。

他在县城四处托关系,奔波多时,终于从自己曾经的同窗那里租到了一条船,因为民乱十分严重,且在藩地就藩的安王当时想要造反,安王私下里派出了很多人到民间煽动百姓,还在百姓中混入了许多的私兵,那家中有十数条大船的同窗也是听闻此事才要带着全家人到京城避祸,随便赚取一笔逃命钱。

原身留在城里注意局势,让忠伯回去给现在的族长也就是原身的二爷爷报信,安排族人尽快来县城坐船离开。

而在忠伯回去后,远远地就看到安平村早已经化作了一片焦土。

忠伯当时不敢靠近村子,到了晚上的时候,偷偷从另一个入口潜到方家祠堂下的地窖中,找到了被藏在地窖下一个暗室中呆呆傻傻的方泽辰和已经奄奄一息地方睿枫。

他请忠伯将让祖父也就是族长生前的遗言转述给原身,并且请原身抚养他的儿子后就断了气。

忠伯还想继续寻找原身的妻子和孩子,却被守在旁边的暗哨发现了踪迹,之后就一直带着方泽辰东奔西走躲躲藏藏的。

原身在县里等候忠伯多时,船快开了还不见有人来后,回了一趟方家,看到的便是满目疮痍的情景,一时气血攻心,险些晕厥。

那些暗哨都去追忠伯去了,原身幸运地避开了这一劫难,将村民和方家众人合葬了一起,为他们合立了一个大的墓碑 ,将他记得名字的人都一一刻了上去。

之后原身没有离开岭南,小心翼翼地四处寻找忠伯和方家可能存活下来的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