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奸臣之女 我想吃肉 2321 字 2022-08-20

听到这个消息,郑琰惊讶极了,很不淡定地问池脩之:“他疯了吗?”

括隐是必须括的,朝上也没有人敢反对。受池脩之的启发,萧令先把全国田籍、户籍都翻了出来,把现在的田亩与开国没多久的田亩相对照,核实这其中的差额。理由很正当。

可像萧令先这样手头没几个有能力的人肯为他上山下乡亲赴第一线去干活,他就敢下这样的命令,这不坑爹呢吗?两个数字一对比,就当成指标给派下去,郑琰只觉得眼前一黑。

池脩之倒是淡定:“英主向来难得,就是先帝,也不是时时都英明的。今上般,也算不得太差了。他还有心为国呢,遇上昏君暴君,难道还不活了?”

“咱们这位圣人,眼高手低啊!”郑琰哀叹一声,“真要出了乱子,可不好收场,不,他一定干不下去的。天下官员有一多半自己有隐田,有一半家族隐田数不过来的。这么蛮干,人家不会出力的。最后不了了之算好的,顶多是他威信扫地。要是有那酷吏,寻民田充隐田,就要流民四起了。”

池脩之捏捏她养得很圆润的脸颊:“不至于乱成那样。”真的,大家都串通好了不括得那么凶残。谁当出头鸟,大家一起啃他。

大家已经有些腻了与萧令先玩这种你进我退的游戏了,时间不等人,再让他在帝位上坐两年,难度会比现在更大。世家被他气得快要沸了。郑琰在修养,所以池脩之没有告诉她,郑靖业也是不得不渎一回职,把顾命大臣的头衔放一放。如果世家不支持这个皇帝,郑靖业一时也难以独自支撑的。

果然,萧令先的命令无人阻挠,但是实施起来就出现各种状况。也就柳敏那里做得好些,这货很坏,挑拔了当地世家群众斗群众,故意抬高一家而贬损另一家。他拿出来的诱惑都是实实在在的,比如保举你家子侄为高,饵太香了,舍不得吐。一舍不得,就上了贼船。

正在此时,叶广学通过迂回,买通梁横向萧令先进言:朝臣不给力,不如依靠宗室!

魏王很顺利地取得了在朝堂上更大的发言权,魏王恭谦下士,甚至说动了不明就里的萧令先为他女儿的郑靖业的孙子郑德谦保媒。这个女儿是王妃叶氏所出的郡主,叶广学的外孙女儿。

就在这个时候,边关示警,狄人入侵。眼看要沸腾的开水被加了两个大气压,又暂时平静了下来。被狄人救了一命的萧令先却在大骂狄人:“真是不长眼!”他正要在内政问题上大展身手,特么来外患了,再天真他也知道现在的情况不适合两线作战。要停,只能暂缓内部斗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对于国家之间来说同样适用。这世上不止有天朝一个国家,自然就会有各种纵横捭阖。郑琰绝想不到狄人会主动进攻,狄部不是被她爹玩得挺惨的么?她爹还想拿人家当肥羊宰上一把呢,怎么一转眼,鱼肉和刀俎就换了个位置?“青牛部袭三城,掠牛马、粮食、奴婢无算,纵火焚屋。”这已经不是小打小闹了,这量刑级别已经从拘留上升到劳改了。

亲,别说你不明白了,坐在御座上的那一位比你还糊涂呢。在萧令先的心里,是四夷宾服的,看这些年,他们也是按期遣使朝贡,对天朝的态度也比较恭敬,某些时候某些使臣举止有无礼的地方,也是未经教化的原因,总的来说是相安无事的。至于说时不时的犯一个边,只能算是小规模的摩擦,算不得什么大事,国内还年年有凶杀案呢,常态。

这怎么就犯边了呢?

到这个时候,萧令先才发现,他对狄八部的了解也仅限于他们有八部,至于哪一部的头子是谁,他们各自的立场又是怎么样的,他们的风俗、恩怨、历史演变,那就更模糊了。

鸿胪寺卿李神策不得不给萧令先补上一课,讲完了发源讲习俗。与大多数形成气候的游牧民族一样,由于自然条件等等的原因,狄人的位置是在北方,逐水草而居,民风彪悍。起源就只有神话,风俗就是强者为尊。在数百年前也出现过英主,一度对天朝形成了极大的威胁,不过最终还是被玩残了。

后来经过休养生息,只要一缓过气来,就要侵略那么一下儿:“屠城掠民,凡是能抢的都抢。”到了先帝的时候,国家也强盛,皇帝也英明,又把他们打趴下了——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他们又卷土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