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奸臣之女 我想吃肉 1513 字 2022-08-20

晚上躺在床上,郑琰开始想念在京里的三个孩子,池脩之与她心有灵犀,被子底下握住了她的手:“明天咱们就回去。”

“嗯。”

在池春华姐弟俩学会了鸡骨头钓虾并且捉了一笼子虾子之后,队伍启程返京了——池脩之得上班,这一天多出来的假还是走了后门的特批的呢。郑琬则是调休。

原本愉快的心情却因为路上的一件小事变得很不好,队伍从城门进来,路过一处街坊的时候郑琬想起这坊里有一家社区店做的小吃好吃,当年被妹妹勒索过不少,奔去要买。众人兴致正高,索性一起,却遇到数人在店边不远的巷口围观。

因堵着了路,也是好奇,池春华抓着郑琰的袖子问:“阿娘,他们这是在做什么?”

“看热闹吧,问问去吧。”

此时里面传来几声微弱的哭声,是婴儿的声音,郑琰对这样的声音非常敏感。

原来,里面有弃婴。

郑琰一下子没了胃口:“有的人想孩子想得欲生欲死,有的人生了不珍惜。”

池脩之声线也有些冷:“使人找里正吧,把事情交给他处置。”

“这孩子会怎么样?里正会收养?”郑琰头一回遇到弃婴,触动心事问得分外仔细。

郑琬简单地解释了几句,郑琰才知道。此时还没有孤儿院,天灾人祸会有孤儿出现,考虑到小农经济的社会形态,多是聚族而居的村落什么的乡里乡亲的百家饭养大。大些城镇里的孤儿,亦有邻里,或者被扔到殷实人家后门。再有无人抚养的,遇上地方官好一些的,就从库里拨些钱米交给一户人家代养。养得怎么就看天意了,等长大了,少数肯努力、运气好的能像普通百姓一样生活,更多的就是做些别人不愿意做的粗活,也能糊口度日,又或者就成了无业流民帮闲。

回家的路上,郑琰一直在沉默。回到家里,杜氏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儿,听说不关自家的事儿,才有心情说几句“狠心的爹娘”。

郑琰道:“我看看二郎他们去。”

杜氏极有经验,小婴儿们被照顾得很好,襁褓上分别绣着二、三、四,以供辨认。本来池脩之都想好名字了,最后还是觉得晚一点想正式的名字更容易存活,小婴儿们按照序列来叫,天下二郎、三郎、四郎多了去了,就算阎王想收人,也很容易跑错门。

小婴儿都醒着,三张小嘴一齐说着外星语,长势颇为喜人。郑琰压下“如果小丁活着也一样可爱”的想法,认真跟池脩之商议:“京里热,还是要去熙山的,今年人口多,必要收拾得更仔细才好。”

池脩之仔细观察了儿子们的状况,伸出手掌隔着襁褓被踹了几脚:“有些力道了,能经得起这一路颠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