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奸臣之女 我想吃肉 1787 字 2022-08-20

周王太妃略失望,又打起精神:“那我说的——”

郑琰并不想执行这种计划,当然,这计划操作好了还是可行的:“等一下,我邀几个人来。”

邀的人里就包括了她家邻居、她爹、她师母等人,周王太妃说了自己的想法,又说:“让皇太后迁出昭仁殿不易,又不能把她饿死殿中。让个妃子迁出来,简直太容易了。徐氏女一进去,就另册皇后,让她移宫!到时候皇太后已经不在昭仁殿了,后悔也晚了!”

庆林大长公主表示:“也要给皇太后安排个差不多的去处,否则她是不会搬的。”她对周王太妃真是刮目相看。

郑琰道:“这个好办,修葺保慈宫就是。”保慈宫在大正宫之北,也叫北宫,与大正宫连成一片,只是已经许久没有个正经的皇后升上去的皇太后住了,已经荒废,需要重新修整。

李神策下限也不算太高,对于这种计谋毫无压力,他也是被杞国公家弄烦了,很痛快地道:“可。还请大长公主作一回说客。”

郑琰吐吐舌头,本来这个任务该落她头上的,现在她跟徐莹掰了。只好揽下了,具本请修葺保慈宫的任务,当然也不是自己出头,而是找了代打。

第四百一十九章 势成骑虎

李神策与郑靖业完善了这个计划,把它一环套一环。

先是,郑琰找的人上疏:“朝臣为圣人议婚,累年而不决,之所以不成,是因为没有考虑到皇太后啊!”接着奏本的内容却急转直下,“昭仁殿是皇后居所,圣人成婚之后,皇后迁居昭仁殿,则置皇太后于何地?请修葺宫殿,供奉皇太后,颐养天年。”

并不是每一件事都要拿到大朝会上讨论的,具体讨论什么,这里面就看安排了。这封奏疏过了政事堂,到了萧复礼那里晃一晃眼,有关部门那里转一圈就被批准了。

接着,世家开始攻击皇太后无所出(指儿子),怀疑日后还有这样的担忧,皇帝本来就比徐欢年龄大,实在等不得!皇太后又偏心侄女,到时候压制得皇帝没孩子怎么办?

接着,庆林大长公主与宜和大长公主一齐登场了,游说莒国夫人:“事已至此,不如各让一步吧,总要有个台阶下的,硬对上这么些人,其事难成,不如一步一步来。总好过僵着。这么僵着,圣人今年都十二了,再大些,照样临幸宫女,照样生孩子,生出一堆庶子来,阿欢如何自处?”女人跟女人说话,总是能说到最在意的地方。

莒国夫人不得不动心,犹豫着问:“如何让步?”

庆林大长公主就说了个折衷方案出来:“阿欢先为妃,只要阿欢有子,便立时册后。”

莒国夫人也不傻:“阿欢比阿元小三岁,等她十五,阿元都十八了!能不先晓人事吗?还有,阿欢,要是……生了女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