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奸臣之女 我想吃肉 1803 字 2022-08-20

萧复礼听信了钱氏所言,传达了钱氏的意思,为长女取名“招娣”。对于这个三俗到爆的名字,郑琰识趣地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想当初,春华差点就被起名叫招娣了有木有?

郑琰拿这个取笑女儿,池春华默默地道:“娘子挺难做的。”

郑琰敛了笑容:“人生一世,总有种种为难,你管不了所有的人。娘子自有母家,便是至亲,谁又能替得了谁?你不要想太多,娘子是个明白人,她会走出来的。人哪,总是要长大的,这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

“哎。”

“好啦,生能就是件喜事儿,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的。”池春华曼应一声,甩了甩有点忧伤的情绪,挺不舍地挨着郑琰坐了。及笄礼后,她就听到了准备婚事的风声,一想要离开父母过日子,顾彝再熟、保证再多、蒋昭再老实、跟娘家在同一座城里,她还是略觉惆怅。

郑琰揽着女儿的肩,轻声细语:“不要总想着娘子啦。娘子自有父母家人,人与人之相处,是以心换心,你要不能什么都不顾,比她亲人对她还好,她也能如此侍你,那也就罢了。否则啊,事情做一半,又觉得自己尽心了,又觉得有时候没尽到,又想家里也好,又觉得亏了……还不如不做,免得两头不落好,就这样恭敬守礼,能搭把手就搭把手,为难了就不勉强自己。一切随缘吧。”

皇后是个难做的职业,呆在这个位子上,不能全靠人帮。跟皇后关系好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强悍如武皇,跟娘家哥哥闹成那样,最后还是把侄子弄了来做官做臂膀。你就再帮她,自己还得小心着,一着不慎,李义府、许敬宗下场也不咋地。有这份子小心谨慎的功夫,还不如正大光明地跟着皇帝干呢,名声听起来也好听不是?

所以说,亲不亲近皇后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跟皇帝的关系铁不铁!

池春华道:“我知道的。世上无论男女,总是与家人共进退的多。”

“家人血亲,这都不顾,谁肯信你会为旁人抛头颅洒热血?固有舍小义而求大道者,这又是另一番道理了。”

池春华认真地听着,有时候会觉得母亲说的话互有矛盾之处,然而两面听着都有道理。这大概就是会说中的“辩证法”了吧?新鲜词什么的,略难记啊。

就在郑琰对女儿说着“便是至亲,谁又能替得了谁?”的时候,京城里真的发生了一件至亲也无法替代的事情——袁曼道,死了。

历事三朝,名满天下,正直无私得令人仰视,还为国家养了个好儿子,从一介孤寒士子做到了宰相的袁曼道,死在了工作岗位上。国家又一次少了一个宰相,这等命中注定的事情,真是谁也替不得。

李神策与李幼嘉忙了个焦头烂额,本来就到年底了,皇后生了闺女要庆祝,快过年了要庆祝,年终总结要写,正是需要人的时候。袁曼道一挂,不但工作的人少了一个,连他的死亡都成了一件要办的公务——宰相死了,身后不能寒酸了吧?袁曼道又素得人望,朝廷更得彰其一生德操。

李幼嘉脸色有点苦,不得不直面李神策:“袁公一生高洁,身后之事不可简,除却一应礼仪,凡撰写墓志也当选才学之士为好。又有,还要拟谥。”

李神策道:“这并不为过。”他精神不太好,MD!真是小看中老年妇女的战斗力了,因为结亲的事儿,周王太妃把他给记恨上了,认为如果不是他搅局,就能给嗣孙把池家大娘给娶了来。这仇结得略冤枉,李神策不堪其扰。然而再刷下限,李神策也不好跟个死了儿子的寡妇多计较,只得忍受着周王太妃每次见面的言语攻击与一些讨厌的谣言。他什么时候吃过这等亏啊?

李幼嘉续道:“这些朝廷上是做熟了的,以袁公之品德,这谥号想也不会有太大争执,我所虑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