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5 章

驯龙师 指尖的咏叹调 2834 字 2个月前

当然,这座村子远远没有建成,村民们自己所占据的建筑不过是整个村子所有建筑三分之一的空间,另外一半的建设也始终没停下,只是,劳动力还是需要村里来出。

在农业技术员和农业机械的投入使用下,村子里大量的劳动力也闲置了下来,于是村支书像个包工头一样将一摞合约放在村民们面前,表示接下来的建筑工作,是雇佣制了,由施工方提供报酬,让村民去工作。而且有他这个村支书在,没有人敢拖欠工资,只有一点,必须遵守纪律,不能迟到早退,否则就会扣钱。当然,这对这些已经连续工作了几个月的村民们来说,参加建筑工作已经是一种比较习惯的事情了,于是他们就在村支书的带领下,穿上了那套蓝色工作服,带上了黄色的帽子,成为“新村”第一批农民工,开赴隔壁的建设工地。

有了这些额外的收入,村民们的生活开始更加丰富起来,小卖部的东西也开始不再积压,甚至当某一天,第一台电视机被卖出去,几乎成了全村的节日,在第一户人家安装好了电视天线后,几乎全村的人都来这里一起看电视,尽管只有一个频道。

随着这个新闻频道的主持人开始广播汉语新闻,播放大门两边的实地消息,那些已经学了很长时间汉语的孩子们充当翻译,村民们也是第一次开始了解外面的世界,看着原来的卡洛城,现在的天启城那个热火朝天的工地,飞速行进的列车,天空中遮天蔽日的飞艇,帝国传说中的那些大贵族,在中国官员面前一副如坐针毡的样子,引得村民们一阵发笑。

全村人在电视机前面几乎站了一整天还不愿意离去,直到村支书气的跑过来提醒他们上工……

其他的建筑修建也很顺利,这座“新村度假村”很快就开始投入使用了,第一批住进来的都是老人,他们大部分是在这里工作的战士和工人的家属,作为养老福利,开始在度假村定居下来。很多来自农村地区的老人,对于大城市的拥挤和污染很不适应,但是到了这块恬静的度假村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环绕的地方,反而感觉十分适应。在专门划出来的采摘林里,这些老人吃着这里纯天然没有任何基因改良和使用激素化肥的“健康水果”,纷纷表示这玩意儿咋那么难吃呢?

度假村也立即招募了村里的fù女来担任清扫卫生等工作,让村子里每一个人都劳动起来,提高他们的收入,让第二台,第三台电视机进入村民家中。

转眼时间过去了1年半,村民们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每一天都过得很新鲜,每一天都有新东西进入他们的生活。

比拉也在看着这一切的变化,此刻他正身穿浙江义乌产的运动裤和运动服坐在教室里,兜里还藏着巧克力和糖果,生活质量的提高,让这些人一个个都满面红光,精神饱满。比起一年多前,中国人来到前的那些吃不饱饭,骨ròu如柴的孩子们,简直是判若两人。

只是今天上课后,比拉和另外几个孩子被叫到了老师办公室,在这里,老师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天启大学附属小学开办了,新村小学则选择了他们几个学习最好的学生去那里继续“进修”。

得到了消息的比拉异常兴奋,但是也很矛盾,这是他第二次外出上一次是被帝国军押着离开的,只是想起要抛下母亲,远赴千里之外的城市求学又有点犹豫了。

当他晚上回到家的时候,发现村支书也正在他家做他母亲的工作,而他的母亲,一位度假村的清洁工,毅然同意了比拉的“进修。”没有母亲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的。当天晚上,一家人抱在一起大哭了一场。

第二天,在全村人的送行下,比拉和3个小伙伴就在村支书的陪伴下坐上定期班车,离开了“新村。”前往a03车站。

当高铁快速的离开这个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看着两侧的山峰飞速向后掠过,每一个孩子都显得异常兴奋与新奇。当然,村支书还是在孜孜不倦的教诲着:“到了天启附小,要更加努力了,那里都是各村各地选出来的尖子生,你们之后除了汉语,还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基础(认全26个字母)这些新的学科,对你们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是一定要克服,将来才有可能出人头地,甚至有可能回到大门另一边的祖国本土。”

说的这些孩子的头像小鸡叨米一样连连点头。

当抵达天启火车站,在这个人头攒动的地方,村支书带领的这几个本地孩子成了最显眼的场景,很多人都自觉的给他们让路,让几个孩子都受宠若惊。

天启大学附小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为本土孩子,主要是这里工作人员和军人的子弟,他们上的学校和国内进度相同,只是弱化了英语的部分,强化了体育,他们所在的被称为一校区。而比拉他们这些来自中国管辖地的孩子们则在二校区进行学习,由于这里的孩子以文盲居多,大部分能够来这里的也不过就是学了点汉语,所以教学内容相比之下要少得多,依然是以汉语为主的教学,这里也是纯封闭式教学,学生采取住宿制,平时一般禁止外出,不过为了避免读死书,也会有不定期的社会学习或者组织远足春游增加学生们的见识。当然,两个校区并不相通。

当做在公jiāo车上,看着这座豪华大气,富有科幻色彩的城市时,比拉的嘴就没合拢过。当进入了这座小学后,看着那些高大的教学楼,宿舍楼,宽敞的食堂和优美的绿化,比拉简直要陶醉了,站在原地迈不开腿,直到被村支书强拉到教务处报道。

明朗的教室,每人都在使用的电子屏幕,有别于新村小学那简陋的设施,四周墙上那犹如艺术般的汉字,教室前面的投影仪,以及课桌里提供的书本,文具都让比拉对这里的学习充满了期望,尤其是听说在这里学习成绩前几位的还有一种叫做“奖学金”的东西,更让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在这里拿到“奖学金”,然后寄回去,贴补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