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好消息

三天后,李昌宪回到了万陵县,而且还给万陵县县衙带来一百万两银票。

连续几天的路上奔波,李昌宪感到身体很是劳累,但是县衙里的众多事务让他不得不放弃休息,在回来后的第二天上午,就来到万陵县县衙召开了会议。

“何岳,县衙对这次战争中死难的官兵是怎么安置的?死者的家属补偿了没有?”

死者为大,李昌宪第一件事就是询问那些死难者的安葬和其家属的补偿问题。

“大人,都安置好了。”

何岳站起来,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估计纸上面详细记载着死难者的信息。

“按照大人的指示,我们在死难者尸体运来后的当天就联系到了死者的家属,尽早让死难者的棺木入土。

对于每一个死难者家属,县衙都补贴了一百两纹银,而子女幼、父母老者,县衙负责把死难者子女养大成人,并且给死难者父母养老送终。

但是还有一百多名死难者在万陵县未发现有家属,所以县衙这里只能统一安葬,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找死难者家属,争取把死难者的补贴都发放到其家属手中,如有死难者的家属愿意来万陵县定居,县衙会优先安排住房和土地。”

从一开始,李昌宪就让县衙对战死的士兵要有重赏,而且还制定出养老恤孤的具体政策。

对于那些在战争中的伤残者,县衙也根据伤残情况给予一定抚恤,无论工作与否,待遇与当兵时一样。而且还给予终身救助。

这次和叛军的交战,虽然将叛军击败了,也俘虏了八九万人,但是有上千名万陵县官兵离开了官兵的队伍,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惋惜。

听完了何岳对死难者和伤残者的安置情况后,万陵县所有的官员开始谈论万陵县目前最大的问题。

那就是当初李昌宪制定的五年计划,好像第一个目标现在超额完成了,就连李昌宪听说了都忍不住摸着自己的鼻子,极力掩盖着自身的尴尬。

第一个目标是实现了,但是离第二个目标却越来越远了,人人有田有房,按照以前的分田方法,万陵县的土地好像不够了。

房子倒是好说,不够可以安排人去建造,但是建造几万个房屋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而且还牵扯到县城用房面积的扩大,可能让整个万陵县城再度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