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以前这种人不是没有,可以说这些年形形色色什么样的知青都来过,他们在生活里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和坚持。

沈乔道:“我看他会叫人做。”

这一招已经是用得很娴熟了。

不过大家虽然都看不大惯,对此也没有什么要说的,哪怕是沈乔,也没有可以指摘人的地方。

至此,新来的七个知青就在大队住下来。

日子有条不紊往前走,只是那些看不见的小摩擦好像隐在暗流里。

六月里,大队开始种地瓜。

本地最重要的粮食就两种,一是地瓜,二是水稻。

这种时候叫农忙,不管是谁都不能闲着的,哪怕是以前不积极劳动的沈乔,在这会也得来上工。

当然,她现在已经是积极参与劳动的人,而有一个人更为过分取代她从前的位置,那就是李海平。

李海平在家就娇生惯养得厉害,他有五个姐姐,家里的独苗苗,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次要不是被人坑一把,他也不会来下乡。

本来他就是抱着熬上几个月就走的心思,哪里肯花什么功夫。

总之大老爷们借口不舒服,连出房门都不肯,整天拎着自己的小收音机,屋里叽里呱啦响着。

郑冲吧这个大队长虽然平时对知青们都很宽容,但在抢生产的事情上从不落后。

因为种植收获这两个时间段,就是跟老天爷抢饭吃,多一个劳动力多一分速度。

他也不用刻意整治人,只找李海平说:“你想走,也得我肯放人才行。”

大队就是有这个权利,因为知青们的户口已经属于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