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挖坑埋人第三十九天大大您是属于哪一……

其实林木木并不像晏卿所以为的那般忙碌。

作为刚入职没多久的编辑,林木木手底下的作者并不算多,其中燕归时便是他手中成绩最的作者,没有之一。

对于自己手底下的这个金疙瘩,林木木可以说是十分上心,对《玉盘珍羞》的关注,其实并不比钱兴明少。

所以林木木比谁都清楚,《玉盘珍羞》入v时那些评论,对数据的影响。

原本林木木以为那些评论只是巧合,虽然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也没有丝毫办法。

直到昨晚偶然得知,这一切竟然都是钱兴明捣的鬼,当即便没忍住和钱兴明争执了一番。

只可惜这一场争执,林木木因为缺乏证据,只勉强和钱兴明打了一个平手。

认真说起,其实还落了下风。

明明是对方的错,自己吵架还没吵过,林木木回到家后是越想越郁闷,特别是在想到钱兴明事后那得意洋洋小得志的模样,更是越想越生气。

晏卿刚刚到的那些消息,便是半夜林木木火气上头的时候发送的。

到回过神时候,林木木着聊框的一大堆文字,其实也觉得有些后悔。

但是当时经超过了可以将消息撤回的时间,也就只能这样将错就错。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林木木都陷入了新的纠结:

大大要是知道这些麻烦是因而起,大大不会生气吧?

大大会不会觉得连同事关系都处理不,很没用啊?

大大要是生气了,一气之下要求换编辑怎么办?

特别是在上午,到晏卿迟迟没有给出回复的时候,林木木脑海中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更是止也止不住。

所以在到晏卿的回复时,林木木才会那般激动。

晏卿怎么也没有想到,林木木所说的麻烦,会是前两文章下那些关于文思豆腐的评论。

说句不听的话,晏卿根本没将那些评论当做麻烦。

以至于完林木木说的前因后果后,晏卿的关注点反而在另外一个地方:

“……你们编辑部的事,还挺复杂?”

可不就是复杂吗?

或许是因为晏卿上辈子还未从学校毕业的时候,第一本书便经爆火,毕业后晏卿便直接选择了成为一全职作者。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晏卿本身就出身富贵,是家中幼子,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把持着家中的产业,为晏卿无条件提供经济支持,让晏卿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缘故。

总之一句话,晏卿从小到大,就没吃过职场的苦,当然也就不太明白职场内的这些弯弯绕绕。

就林木木和钱兴明之间的纠纷,让晏卿写,或许都写不了这么精彩。

“其实也不想这样……”

林木木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才走出校园,初入职场的菜鸟。

因为喜欢网络,自己能力有限,在校期间写了两本也没有扑腾出太大的水花,最后干脆便曲线救,进入文学网当了一网络编辑。

入职之前,林木木一直以为,文学网中的同事应该和他一样,都是的热爱者,有共同的爱,相处起也会更加愉快。

但在入职之后,林木木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编辑部的前辈,比起的内容,更重的数据。

林木木说起网上大红的,譬如《凌云壮志》,前辈们会说一枝花这也是熬出了头,创作十年,一朝被大众熟知。

说《凌云壮志》的数据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可以复刻了,羡慕一枝花和他的责编运气,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

林木木和同事说起自己比较喜欢的冷门,然而一句“其实更喜欢还是另外一本数据不怎么的小众……”才刚刚说出。

林木木甚至还没得及将书给说出,便会被一旁的给打断:

“既然数据不,就说明这本书没有可取之处,小林你还是少一些这样的比较,多了容易影响判断。”

对于这样的话,林木木当然不赞同,并且与同事据理力争了起:

“但是这本书作者真的非常厉害,故事的细节都处理的十分到位,入感也很强,只是选材比较小众罢了。”

“选材小众就说明这个作者没有市场敏锐度,作者连这点本事都没有,怎么能说是厉害?”

但同事对林木木的话却很是不削一顾,直接反驳着:

“况且真正厉害的作者,即便是选材小众,也不会影响数据。”

林木木其实还想说些什么,但在到其他同事脸上赞同的表后,一时间竟然什么话也说不出了:

原本以为是志同道合的伙伴,结果却发现互相的理念差地别。

既然这样,那还有什么继续交流的必要呢?

当然,林木木同样知道,自己同事的想法也并没有错。

他们是网文编辑,不是网文爱者,筛选出更适合市场、更有赚钱能力的作品是他们的工作。

甚至这不仅仅是他们的工作,这还与他们到手的工资息息相关。

可心中知道是一回事,内心的感是另外一回事。

只要想到当初同事的那一番话,林木木此时依旧觉得十分挫败:

“像数据是评判一本书坏的唯一标准,这种冷冰冰的制度,一点也不喜欢。”

晏卿没有想到林木木不找他说话则,一找他便直接拉开了话匣子。

不过既然林木木愿意说,晏卿也愿意当一倾听者。

在到林木木在发完这句话后便许久没有动静,晏卿便知道这应该是在自己的回复:

“用数据判断,的确是有些绝对了,毕竟每个作者写的初衷并不一样,评判的标准自然也就不一样。”

林木木有些困惑地回问:

“嗯?什么意思?”

“有些作者写是为了赚钱,这些作者就需要迎和大众的味,迎合市场,对于这部分作者说,数据就是判断作品坏的唯一标准。

这部分作者,甚至比编辑还要在意数据,一旦文章数据效果不佳,就会直接选择跑路。”

作为一个十年作者,晏卿上辈子认识的鸽子精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形形色色的也都见过,说起鸽子精的种类,自然是侃侃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