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仲惭愧道:“此名册中,确实有臣许多权贵门下的弟子,只是这时节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哪里来得余闲去读书识字?便是许多权贵家的子弟,其实也是有不识字的……”
白绝点头:“我说的不是那些主官管事,便是那些无须识字的吏员,诸如缉捕、传令吏之流,但凡沾点官气,不识字也能胜任的,俱都要从庶民中挑选,尽用权贵子弟,长久必生祸患!”
这是白绝的经验,无论什么系统,一旦成了个内部圈子,人员都在一个圈子里选,长久必然有数不清的麻烦。
但这一态度,却有些让宋黑、鲁仲疑惑。
这时节就是这样,说是人族兴盛已久,已经久为天地之主,但实际上无论是生产还是政令文化,其实都还不成熟的,就算是三清圣人,也是选择天生聪慧的弟子,毕竟这个时节一直缺人材,有人材就行,至于人材是从权贵中出,还是从庶民中出,没人在乎。
此时的人间,挤不进权贵圈子的话,就流行“耕读传家”,只要家里有书传下,那就是书香门弟,代表后进子孙,有一条光明前途。
可以说,这个时候能读书识字的,基本就没有庶民,甚至孔子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只要遇到合适的弟子就传学,不像其他权贵那样,家里经典蔽帚自珍。
教出来一大群弟子,儒家文化,在这个时期,妥妥的积极文化,有百利而无一害。
只是,就是这样一个无私授徒的万世师表,在桃源境都没有庶民弟子,顶多曾教过几个小孩几个字,因此这次官吏选擢时,宋黑、鲁仲根本没想过有庶民什么事。
想到这些,白绝心中便有些烦躁,只觉无人可用,不然先前也不会那样看重崇墨了。
强压下心中躁动,白绝气息运转,重新恢复冷静,想了想问道:“我平日多修炼闭关,两位先生,可曾见过庶民家的小子聪慧的?”
宋黑心中一动道:“谈不上聪慧,整日里地里找食,又无耳濡目染,哪里来得见识和聪慧呢?不过真要说起来,百工村中的牛娃,倒是有几分机灵,庶糜儿子庶寒,虽然还是婴儿之身,但目泛灵光,想来也是个可造之材。”
鲁仲补充道:“城南一个来砖窑做工的百姓之子,识数极快,另有其他几个幼童,以往常来私塾听我讲学,应当也是好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