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座带着小院子的新房子,院子里里外外都是人,屋里更是热闹的不行,饭菜香气里混杂着酒味,烟雾缭绕的。
无论是烟酒还是饭菜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都是很罕见的,足以证明这场婚礼有多么体面。
文雅身边围绕了一群人,几乎所有的客人目光都在她身上,男人想要跟她聊两句,女人则眼睛也盯在她身上。
她正享受着众人的恭维,心中颇为得意。
没想到孙红英这个村里来的村姑还有这种本事,一来就找上了対象,不到半年就结婚。
她找的対象条件不错,不过非要说的话,她孙红英这个算盘能打下来,还得是因为兵团今年有个大变动,就是要撤销建制。
原本兵团建立之初就是大量专业军人组成的领导班子接收原有的国有林场牧场农场所建立。
初时兵团战士不是现役军人就是退伍专业的军人,口号是扎根边疆,几乎所有兵团的体制架构都沿袭部队的架构,从师团到连,日常生活军事化,并且还有一定的军事训练。
所以兵团基本上有个规矩,跟部队一样,按照纪律最初的三年战士时期没有提干不得谈恋爱,违反纪律就要面临处罚。
一旦被告发,轻则两个人被调离,重则被记上一笔作风问题。
如果按照原本纪律,孙红英这种刚来的知青这么快谈恋爱结婚,那是想都别想。
但她孙红英命好,来的巧,正赶上今年兵团面临改制,大量现役军人都面临两种选择,调离兵团回到原部队,或者转业退役留在当地。
底下各个林场和农牧场的职工尚未察觉到这场变革的风向,但文雅作为宣传队的骨干,虽然刚到团部不到半年,但凭借着自己的美貌加之长袖善舞的秉性已经得到了一个确切的消息。
兵团原本由现役军人担任的诸多干部职位马上将要空下来,由地方抽调人手来接任。最晚明年开春,所有现役军人都会撤走。
这会儿消息灵通的人都已经早早做起了准备和打算,有门路的知青筹谋着趁着这个机会入伍,混个现役军人的身份,跟着兵团干部调离的机会也一起调离这里,最好是能够回城。
门路没那么多的知青也要算一算能不能搞个病退之类的回城,哪怕回城没有接收的单位,只要能回城也是大好事。
至于现役军人,一半则谋算着各种法子请假,探亲假也好,病假也好,离开兵团去四处活动,找找门路,找到新的接收单位。
一半则盯上了更好的职位,准备既来之则安之,彻底在兵团扎下根来,退伍转业。
在这种情况下,兵团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仍旧如常,但一直以来兵团所奉行的纪律私下却松动了不少,置身于其中更能感觉到人心浮动。
孙红英的新婚丈夫是一个老兵,比她大了八九岁,早都提了干,大小算个领导,自然也有成家的资格。
看情况他应该是决定留在地方,年后就退伍专业。
这一屋子的客人,大多都是机关干部,算是本地有头有脸的人物。
文雅来参加这场婚礼倒不是真像孙红英想的那样专门为了恶心她,要不是她孙红英这么神速的抓了个领导干部结婚,她都懒得走这一趟。
这一次来参加婚礼,单纯是看在孙红英的丈夫面子上,看在这些客人的面子上。
得到消息之后,她早早联系了父母,但她父母仍在劳改,根本提供不了什么门路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