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准备工作一

这场危机被后人广泛称为“97 年亚洲金融风暴”,它不仅暴露了当时亚洲金融体系存在的脆弱性,同时还反映出了亚洲各国对抗金融风险的保障措施严重不足。

这场金融风暴也促使了国际社会对金融监管、资本流动管理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刻反思。

在90年代初期,亚洲地区各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黄金期,以“亚洲四小龙”(韩国、华夏台湾、华夏香港、新加坡)和“亚洲四小虎”(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经济快速崛起,吸引了大量的欧美外资流入。

然而,这一繁荣景象的背后,隐藏着亚洲各国国民经济结构失衡、政府外债高筑、金融机构监管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给了欧美金融资本可乘之机,给了他们攻击各国金融市场的契机。

泰国率先爆发:1997年初,泰国因长期维持固定汇率制度而积累了大量外汇赤字。加之国际投机资本(主要是索罗斯的“量子基 金”等对冲基金)的猛烈攻击,泰铢全线失守,泰国政府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泰铢大幅贬值,成为亚洲金融风暴的导火索。

随着泰铢的大幅贬值,泰国随即爆发了金融危机。随后,泰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其他东南亚国家。

这些国家的货币市场也同样遭到量子基金、老虎基金和国际游资的攻击。这些国家的货币也相继贬值,股市暴跌,期市崩盘,各国的国有银行体系陷入困境,国家外债问题也凸显出来。

随着危机进一步扩散至韩国,导致韩元大幅贬值,韩国企业倒闭潮涌现,工人失业率暴增,韩国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干预经济市场。

而日本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虽未直接受到货币投机攻击,但受整个亚洲市场需求萎缩影响,经济长期低迷,企业举步维艰,不是破产就是倒闭。

与企业有融资贷款业务的银行开始出现亏损,并被幕后的资本家给暴料出来。随即银行业危机显现。

受经济危机影响,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出现负增长,特别是东南亚的各个国家,经济体量本就不大,无法对抗这场经济危机,国内失业率上升,民众生活水平直线下降。

民众的收入水平降低的结果伴随着消费疲软,民众的购物欲被压缩,形成了恶性循环。

经济危机严重的影响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促使各国政府动用行政手段加强金融监管,改革金融体系,提高银行资本金充足率,加强风险管理,强化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